促之下,譚陽不得不啟程了。臨行前,在他的一再堅持下,九萬兩的銀票留了下來,他只帶上了三百兩的散碎金銀。這筆九萬兩銀子的鉅款,應該足以讓父母將來在九華城衣食無憂了。
第七天一大早天還沒亮,譚陽就依依不捨地告別了父母,踏上了去往嵐洲凌海閣的旅途。
又一個陌生而嶄新的新世界,在譚陽面前徐徐拉開了帷幕……
**
時光荏苒,轉眼間五六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又到了天高雲淡的金秋十月。
大楚王朝東土界。嵐州郡境內。東海之濱的凌海山脈。
凌海山脈是大楚東土界內第三大山脈,橫亙於東海之濱,縱橫數萬裡,如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形成了一道大楚王朝天然的海上屏障。
整個凌海山脈山水相連,雄山險峽,水秀雲奇,山光海色。一邊是碧海連天,驚濤拍岸;一邊是青松怪石,鬱鬱蔥蔥。
凌海峰巍然聳立,是凌海山脈的最高峰,沒人知道它具體多高,反正自半山腰以上,就終年籠罩在雲霧裡。
極富傳奇色彩的修真門派凌海閣,就坐落於凌海峰上。
凌海峰,凌海閣,凌海峰上凌海閣。
凌海閣最初的開派祖師天璣子天賦異稟,以一身通天徹地的大神通,和凌海山脈裡盤踞的各位奇人異靈或戰或談,最終憑一人之力,奠定了凌海閣一派的萬年基業。
距今六千年前,經過滄溟大陸第一次洲際大戰血與火的洗禮,凌海閣在開派宗師鍾天陵的帶領下,一躍成為了大楚王朝修真界第一巨擘,達到了輝煌耀眼的巔峰。
然而,三千年河東,三千年河西。距今三千年前,波瀾壯闊的第二次洲際大戰結束後,凌海閣的精銳幾乎全軍覆沒,輝煌一時的凌海閣也因遭罹重創而一蹶不振,慢慢淪落成了一箇中小門派。
不過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畢竟是萬年傳承的門派,現在的凌海閣還下轄六峰九觀一十八洞,星羅棋佈於凌海山脈的各個奇峰靈山當中。
六峰分別為:凌海峰,天海峰,望海峰,雲海峰,鎮海峰,觀海峰。
其中,凌海閣修真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六峰和一十八洞。而九座道觀,則主要是齋醮渡幽,捉鬼畫符,當然其中一旦出現了傑出人才,也會被充實到六峰當中。十八洞裡,則主要是凌海閣網羅的天下修真界的奇能異士。
今天一大早,凌海峰頂的凌海閣裡。
現任閣主鍾孝陵滿面春風地坐在大殿居中的紫檀椅上,心事頗好。鍾孝陵是譚陽曾經見過的鐘鴻影之父,開派宗師鍾天陵之嫡系後人,凌海閣鍾葛方袁四大天師之一鍾乘笈鍾天師之子。
如果不是坐在凌海閣裡,鍾孝陵坐到任何地方可能都會被人當成一個飯店掌櫃的,五短身材,矮矮胖胖,也只有偶爾眸子裡一閃的精芒,才配得上他閣主的身份。
三十多年前,他的父親鍾乘笈將凌海閣第三十八代閣主之位傳給他之後,就和其他三位天師一樣閉關靜修,不再過問繁雜俗事,凌海閣上下大小事務均落在了鍾孝陵身上。
凌海閣大殿上,其他五峰的掌教都在座,四男一女,三道倆俗。一個個仙風道骨,氣度非凡,相比之下,鍾閣主顯得更加平凡。
“諸位掌教真人,今日是我凌海閣五年一度的開山門收徒大典,此事的重要性,不用我說大家也明白。”鍾孝陵道,“所以,我才將諸位請來觀禮,順便分配新弟子。”
五峰掌教互相對視了一眼,每個人臉上都溢滿了笑意和興奮,還帶著幾分期待。
“大家都知道,千龍門也在前些日子剛剛開過山門。”鍾孝陵繼續道,“現在時間還早,就請趙師叔先給大家說一說,千龍門此次招收新弟子的情況。”
坐在鍾孝陵下首左邊第一位的道長,就是觀海峰掌教趙真人,他也是五峰掌教中資格最老的一位,論輩分,鍾孝陵和其他四位掌教都得叫他師叔。
趙真人平時處事最是老成謹慎,人脈廣,閱歷又豐富,所以專門負責打探外圍訊息,當下開口道:“據貧道所知,此次千龍門開山門,可能創造了一個奇蹟,光是先天五行靈源俱全的新弟子,就招了足足一百一十三名。”
“什麼?這怎麼可能?”
除了鍾孝陵事先已得到了彙報,其他四峰掌教都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先天五行靈源俱全的天才弟子,幾乎是萬中無一,千龍門雖然現在是東土第一大修真門派,可往年開山門時,最多也不過能招四五十個這種天才弟子,今年居然整整翻了一番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