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我匆匆刷牙洗臉過後,隨便刨了幾口泡飯,就往寨子外霧嵐山上的石碉趕去。 雨山屯外的石碉石堡,是霧嵐山上的一處古蹟。據說有好幾百年曆史了,爬上山去,得攀登一百幾十級石階,沒多大的事情,寨鄰鄉親們都懶得去費這力氣。可在雨山屯團轉,哪個都曉得,吳遠賢是石碉、石堡的看山人。有事沒事,他總在山坡上轉悠。有時候人們費了老大的勁兒,攀上山去,走進神秘幽暗的石碉、石堡,遍找都不見他的身影。可當你一旦離開石階,在山林裡東鑽西鑽亂轉著的時候,他又會悄沒聲息地出現在你的跟前。 今早晨是他約了我,我不怕見不著他,我怕的只是他還在嵐山屯寨子上睡覺,沒來得及趕上山來。昨晚上畢竟是他嫁女兒的日子,況且他還自始至終主持著跳地戲,一會兒吹響牛角號,一會兒揮動法器,鬧騰了好幾個時辰,累是不用說的。 可我顯然是多慮了,當我沿著朝露和霧嵐打溼了的石級山道攀完一百多級石梯,在石階上拐過彎來,一眼就看到吳遠賢老人站在圓拱形的山門前,他已換回平時看管石碉石堡的服裝,面帶幾分讚許,居高臨下地望著我。令我驚奇的是,睡得那麼少,他的臉上還沒啥倦意。一定是嫁女以後,了卻了一樁心願,興奮的緣故吧。 關上山門,迎我進屋,在石碉樓上小小的矮方桌旁坐下,一面給我斟茶,一面聽我迫不及待地提出問題,他坐定下來,呷了一口茶,長長地吁了一口氣,輕聲慢語地侃侃而談起來。 莫看這連綿無盡的山巒,盡是些荒坡野嶺,草深林子密,可它們在世間的年月,要比人世間的芸芸眾生,多存在千百年了。 你要曉得價值連城的寶玉青蛙的來歷,那就要給你講一段久遠的往事,那是大明開國時期的故事。 六百多年前,朱皇帝朱元璋在劉伯溫、徐達等文武大臣的輔佐之下,打走了元順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卻不料元朝還有一個梁王盤踞在雲南,一個段氏控制著大理,他們認為自家的兵力雄厚,又有關山重重的屏障和阻隔,自恃天高皇城遠,你朱元璋奈何我不得,不服他的管,把朱皇帝派去招安的官員要麼驅逐出境,要麼—個個都殺了。氣得朱皇帝龍顏大怒,親自部署徵南。 促使朱皇帝下決心調集軍隊徵南的,除了雲南不服他的梁王之外,西南各地的土司部落,也是鑼齊鼓不齊,明降暗不降,各行其是,時有騷擾,割地為王的有之,自成體系的也有之。 於是乎朱皇帝派出以大將軍傅友德、藍玉、沐英為首的三十萬大軍征討雲南,一路沿著江西、湖南、貴州殺將過來,直至攻破大理。 “走上山來,山門上有四個大字,你看清了啵?”我正聽得津津有味,吳遠賢忽然向我提起了問題。 我只得如實相告:“沒在意。” “那是‘威震此山’四個字。”吳遠賢一字一頓地說,“這四個字,就是徵南大軍打下貴州的這一片山野土地,看到這裡風光無限,適宜於安營紮寨,而令人刻下的。” 其實這一段歷史,留給後人的,豈止是這四個字啊。在雲南、貴州的很多地名上,留下的痕跡就更為明顯了。諸如“永順”“鎮遠”“貴定”“清鎮”“普定”“普安”“平壩”“長順”“廣順”“安順”“鎮寧”“威寧”“宣威”“順州”……&nbsp&

玉蛙(13)

這些地名充分顯示了三十萬大軍過處,威風八面,經過清剿、招降、一路鎮壓敢於反抗者,“諸蠻”紛紛望風而降、普遍平定歸順的史實。今天也還存在的麗江古城,之所以古風猶存,就是因為當時年逾八旬、任麗江府宣撫司一職的阿烈阿甲,審時度勢,及時地將宣撫司一職傳與兒子阿甲阿得。這阿得靈機應變,“率眾歸順”,還出力協助明王朝統一了周邊的民族地區,朱元璋龍顏大喜,賜“木”姓予阿甲阿得。從那以後,麗江木府的名稱也便傳開了。 雲南被傅友德他們平定,梁王被殺,大理重又納入大明的版圖,那些個土司、宣撫,順的順、降的降,局勢暫時是安定下來了。可雲貴高原畢竟是山也遙遠、水也遙遠,路途更是十分的遙遠啊。勝利了的軍隊一旦凱旋而歸,班師回朝,不知哪個山溝溝裡又冒出了一個什麼王,或者就是當地的土司,不服明朝管了,怎麼辦呢?苦思瞑想,朱皇帝命令傅友德的三十萬遠征軍沿著交通要道,以五百六十人為一衛,一千一百二十人為一所,組成軍屯形式,就地駐守下來,封官許爵,穩定雲貴。衛所之下,交通要道沿途又設定驛道和鋪,鋪下面又是哨,鋪、哨之間,則常撥弓兵守望。這一來,南京城裡的朱皇帝就睡得著覺了。順便說一聲,西南幾省,老百姓的村莊,都以寨子相稱,為什麼偏在交通沿線這一帶,村寨會像北方一樣叫做屯呢,原因就在於大軍過處,很多地名都是隨軍而來的軍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