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的新中國受過系統教育的公民奇缺,遍地文盲的情況下,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工作都是舉步維艱。各個學校中,目前廣泛使用的教材是491工程組編印的1981年版的十二年制義務教育人教版教材,所有涉及未來年代的內容一律刪去了。這套教材一共六本,語文、代數、幾何、化學、物理、英語。其中化學、物理、英語三門課作為初中才接觸的教材使用,小學生只要學習三門語文、代數、幾何就可以了。
這套教材歷史上口碑很好,其中的小學數學課本包含了珠算,是人教版最後一套還有珠算內容的教材。算盤這玩意全木結構,製作簡單,政府可以從民間採購之後發給學校當教具。
這套教材中的外語採用的是英語,小強考慮到這年頭的外語用處還不大,便建議中央將英語作為中學輔修內容,初高中階段僅僅要求考及格便可以算透過了,不計入升學考的總分。
掃盲的開展完成之後,下一步如何提高那些已經能夠識字的國民文化素質也是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學有餘力的青年在脫盲之後,非常迫切的希望繼續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因此需要給他們提供一套進修之路。以目前1950的能力來看,為這些青年開辦專門的進修學校顯然不太現實,但是如果因此就把這些有志青年浪費在社會上就太可惜了。於是小強選擇了1963版的《數理化自學叢書》進行推廣,這套叢書加上配套習題,完全可以透過自學把一個識字青年的文化水平提高到初高中階段的畢業生能力水平上,這套叢書和習題主要面向應試的編寫方式,也有助於這些自學青年中的佼佼者將來進一步考取大學。
在小強的建議下,新中國取消了考大學的年齡限制,將這種自由的高等教育的權利廣泛的傳遞給每一個公民,新中國鼓勵那些目前文化水平偏低的人民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給他們一條跳出生活舊有窠臼的渠道。
馬佔奎是山東沂蒙山區昌樂縣老莊村的小學教員,他今年才22歲,只有小學文化程度,原本在縣上的米店裡當夥計。如果不是識字的人稀缺,政府又急需教師,他也不會被政府安排來老莊村這裡教書,領著政府給的薪水,馬佔奎覺得自己比原來在米店當夥計的社會地位高多了。
大多數人窮到房頂無瓦地步的昌樂人近來發了一筆小財,家家都用不值錢的破石頭換了一袋袋的大米。作為小學教師的馬佔奎看著也挺眼熱,很想放下手裡的事情,去山裡轉轉,說不準一天下來也能撿出一小袋大米來。可是學校裡的事情實在太多走不開,村裡的教學任務太重了。全村的孩子從6歲的12歲的都指望著他上課掃盲,村裡的大人們每週一三五晚上也要參加掃盲班學認簡體字,馬佔奎就是長了兩個腦袋四隻手,也脫不出身來去山裡撿石頭。
但是老莊村裡的村民很淳樸熱情,看著政府分配下來的讀書人還在吃窩頭,自己卻吃起了大米,心裡過意不去,全村村民你一斤我一斤的湊了一袋二十斤大米給村小學裡唯一的教員馬佔奎送了過去。
馬佔奎晚上吃著噴香的大米粥,心裡暖和的不得了。喝完粥,他用白開水洗了洗碗筷,喝下這洗碗米湯後,砸吧一下嘴回味無窮。擦乾淨手之後,他取出了《數理化自學叢書》。這套書是政府發給全國所有小學教師的,鼓勵他們自學提高,以更好的進行教學,據說將來還要考級,以後的工資和自己的考級成績是相聯絡的。縣上小學的吳校長說了,只要他們好好學這本書,今後就是靠這本書考初中文憑,高中文憑都可以,考出高中文憑後,還能考大學。
馬佔奎從這本《代數》第二冊中抽出自己用作書籤的樹葉,如飢似渴的看了起來。他覺得,這書對他現在的教學也很有幫助。他心中還有個希望,想要考個初中文憑出來。縣上吳校長說了,這初中文憑,就等於是古代的秀才呢。聽說現在所有的小學教師都在發奮努力的專研這套書,都想要上進,在更高的層次上為祖國貢獻力量,馬佔奎不想落在人家後面。
和馬佔奎一樣,每晚鑽研這套自學叢書的青年還有很多,因為連年的戰亂,很多知識青年現在雖然分配了工作,但是都不滿足於現狀。這套叢書的第一頁那句主席題詞深深地打動了新中國無數的年輕人知識改變命運--毛澤東。這是小強親自找主席求得的墨寶,印在第一頁上,鼓勵那些無論在哪裡,都保持著對知識的渴望的人們。許多年後,這些年輕人中有很多透過自學考上了大學,甚至成了教授,他們始終念念不忘這句話,並用來教育自己的學生和子女,知識改變命運!
第二百一十二回 23軍南下,北海艦隊封鎖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