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機迅速機動,拉起至3500米左右同時弧形繞後切入B…24航線上方,機炮測距雷達顯示,此時雙方距離只有3公里了。而此刻的B…24,居然還沒有發現這兩個索命的金剛。
王海一聲令下:“加速進入前置攻擊點。”兩把噴火的鋼刀頓時飛也似的從正後方斜後方兩個方向向下砍去。
你肯定要說B…24也是夠遲鈍的,其實這也難怪,這B…24除了飛的遠裝得多,就沒啥優點可言,這種4引擎飛機操控困難,讓人精疲力竭,除了飛行員體力之外,沒有任何電動或者液壓輔助的操縱。十挺12。7MM口徑機槍被分裝在六個面上,機頭、機尾、機背、機腹、機身左右,倒是全方位防護了。它沒有雨刮器;下雨的時候;飛行員只能把頭貼在舷窗上去觀察。在3000米的高度只能藉助氧氣面罩呼吸;冰冷黏溼;伴有刺鼻的橡膠和汗水氣味。在6000米或更高的高度;溫度低到零下40度甚至低到零下50度;可飛機上沒有暖氣。狂風吹進飛機;尤其是從機腹開的射擊洞位置吹進的更猛烈;如果機腹的人光著手摸機關槍;面板會凍到金屬上。機上沒有洗手間;只有兩個方便管道用來小便;一個在前;一個在後;但幾乎不能用來撒尿;因為這些飛行員穿得太厚了,掏不出小雞雞……
因此雖說B…24可以拉到最高達到8500米高空飛行,可是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溫實在是太煎熬了,機上10個機組人員呢,誰願意受那罪啊?基本上呆灣的B…24都選擇3000米的高度飛行。而這些情況也都早就透過投誠的那幾架B…24上的飛行員告知我空軍部隊了。
B…24面對面時未能用雷達發現殲五,這就註定了他們在殲五繞後偷襲過程中更加不可能發現,因為這時的機載雷達除了基本效能差、抗地面雜波能力差外,它還只有機頭正半球左右各60度的探測範圍,一旦被戰鬥機饒過這個角度,再想發現對方,只有寄希望於機組成員肉眼觀察足夠仔細了。
第五十五回 終結者董紅軍
新中國的飛行員們都牢牢記得,空軍發下的新教材上第一頁寫著一個皇牌飛行員的話:
對於射擊時的機動佔位,最好的方法就是俯衝增速,進行快速佔位,迅速擊落敵人,然後拉起飛機。其秘訣之一就是在一次接敵時將其擊落。可以從側方,也可以從後方進行攻擊,我常常是在距敵50米的地方開火。
————德國空軍少校、名列第七的王牌飛行員埃裡克、魯登道夫(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222次空戰勝利,其中一次空戰擊落13架敵機。)
(491工程空軍教材組)
對於最高速度可達每秒300多米的噴氣式戰鬥機而言。空戰時間是以秒計的,王海和董紅軍此刻雖然緊張,但其實勝利已經到手一半了,眨眼間,在空中拋掉了副油箱的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殲五就衝到了開火位置,王海和董紅軍算的很準,都測出了幾乎一樣的大概攻擊點,微微修正後,機炮死死的咬住了B…24,此刻B…24的碩大體積,已經把殲五的機炮瞄準鏡曬得滿滿當當。就連整個正面擋風玻璃都被他填上了。
小臂粗細的37mm與兩門23mm航炮雀躍著噴出烈焰,核桃般大小的炮彈激射而出,它們很久沒有這麼開心過了,如果它們能說話,此刻一定是在高喊“你們這是自尋死路!”馬放南山多年後的老殲五能夠再次面對真實的對手,幾乎讓這全金屬機器擁有了靈魂,重生的喜悅讓殲五呼嘯著顫抖著,發動機怒吼著噴出足以灼熔鋼鐵的高溫焰柱。它是如此的激動,如果不溫柔的控制住韁繩,這機器一定會颶風般席捲上去,用機翼撫摸面前的對手。
王海首先開火,一個一秒的點射之後,B…24左側翼根居然被炸出了個大洞,燃油從機翼中斷裂的管路中噴出,在機身上爆燃著。機內中部艙室的三名機組成員被航炮當場炸死,但是噩夢到這裡並沒有結束。
董紅軍來了。
追尾俯衝的董紅軍事後被認為是這次空戰大戲上集的終結者,他的攻擊意圖是從機首進入瞄準鏡開始掃射,直到B…24從他的瞄準鏡中消失。
這時間也就是短短的一秒都不到,董紅軍卻轟擊了兩秒之多。
原因很簡單,他提前開火了……
殲五屠夫般的三門大口徑機炮整個把B…24從頭部駕駛室到尾翼掛的炮臺鋸了一遍!
殲五那大口徑的機炮,可以擊穿當時所有飛機的結構,這是當時同為噴氣式戰鬥機的美軍F…86“佩刀”上6挺12。7mm機槍不可比的。如果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