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理解不僅指看懂了,而且包括清楚各部分之間的邏輯 聯絡,以及該內容和以前的知識經驗之間的關係。
我們通常說泰國的首都曼谷,實際上這是一個簡稱,泰國首都的全稱是“共臺甫馬哈那 地娃勞狄希阿由他亞馬哈底陸浦改勸辣塔尼布黎隆烏冬帕拉查尼衛馬哈灑坦”,共39個字。
短時間想要把這39個字一字不落地背下來,的確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恐怕要比記圓周 率小數點之後39位還要複雜得多。
我們不妨背誦這兩首詩,一首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另一首是唐朝著名詩人王之渙的絕句《登鸛鵲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兩首詩的總字數比泰國首都全名還要多9個,可是隻要讀幾遍也就會背了。原因就在 於這兩首詩形象易懂。
應該怎樣進行理解記憶呢?
既然記憶有規律特點,那麼在學習的時候就要經常有意識地運用理解記憶,在記憶的時 候展開積極的思維,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可以運用理解記憶的時候不去運用, 而偏偏要使用機械記憶進行無意義的重複,那可就不止事倍功半,而是相差10倍20倍了。在 記憶的時候,只要記憶內容是有意義的,就應該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後記憶”的要求,把 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層次,找出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絡,而不要從一開始就逐字逐句地記憶。
例如背誦中國古人寫的文章,如果不把古文的意思弄懂,那麼就會像背天書一樣,非常 吃力。如果把古文裡的實詞、虛詞都弄懂了,把全篇的中心意思掌握了,在理解基礎上記憶 ,背起來就會有興趣,速度也快得多,印象也深得多。
我們說理解記憶效率高、效果好,但不是說只要理解了就一定能記住。對於理解的東西 ,往往需要多次重複才能記住。有的人理解了某個學習內容,就以為學習過程已經結束,沒 有要求自己記住它們,不再反覆記憶,加深印象,這樣,是不可能把學習內容完全、準確地 記住的。
利用聯想增強記憶效果的方法,叫做聯想記憶法。聯想,就是當人腦接受某一刺激時, 浮現出與該刺激有關的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一般來說,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和相 似的事物之間容易產生聯想。美國著名的記憶術專家哈利?羅萊因說:“記憶的基本法則是 把新的資訊聯想於已知事物。”
聯想記憶法分為以下三種具體方法:
(一)接近的聯想法
兩種以上的事物,在時間空間上相似或接近,這樣只要想起其中的一種便會接著回憶起 另一種,並整理成一定順序就容易記得多。
有時候,明明特別熟悉的一個外語單詞,甚至連這個單詞在教科書上什麼位置都能回憶 起來,可一下子就想不起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從這個字在書上什麼地方想起,想想它前 面是個什麼詞,後面跟了一個什麼詞,這樣反覆聯想,就有可能回憶起這個單詞。
超級記憶力訓練法 第二部分(3)
這個詞和前後詞位置接近,這種聯想就叫空間上的聯想。還有一種時間上的聯想。例如 一個人在一本辭典上看到對某個詞的很有意思的說明和解釋,告訴了另外一個人。那個人也 很感興趣,問他是在哪本辭典上查到的,要去親自檢視一下全文。可惜他已經記不清查的是 哪本辭典了。這個人就可以回憶當時查辭典的情形。首先想起是前天晚上查到的,記得那天 晚上他還為這事高興了好一會。再仔細一想,這個詞是在《辭海》上看到的。因為自己前天 晚上只查過《辭海》,其他那些辭典前天上午就都歸還圖書館了。這樣,透過時間上的聯想 ,就能準確地回憶自己查的是《辭海》,而不是其他的辭典。
(二)相似聯想法
當一種事物和另一種事物類似時,往往會從這一事物引起對另一事物的聯想。把記憶的 材料與自己體驗過的事物連結起來,記憶效果就好。
在外語單詞裡,有發音相似的,有意思相似的,這些都可以利用相似聯想法幫助記憶。
有兩所學校在小學低年級試驗一種集中識字的方法,可使學生在兩年內認字2500個,完 全可以獨立閱讀一般的書籍報紙。這種識字法就是運用了相似聯想記憶法,把字形、字音相 近,能互相引起聯想的字編成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