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雲:“婚牘耳。”又問:“囊中何物?”雲:“赤繩耳,以系夫婦之足。雖仇家異域,繩一系之,亦必好合。”因詢己妻,知為店北賣菜眇嫗女,才三歲,陋亦如嫗。韋怒,遣奴刺之,傷眉。韋與奴逃免。後十餘年,韋參相州軍,刺史王泰以為能,妻以其女。女容麗而眉間常帖一花子。怪而問之,始知女乃疇昔所刺幼女,郡守撫以為己女也。因相欽愈極,所生男女皆顯貴。宋城宰聞之,題其店曰定婚店。
後世因又稱媒人為“月下老人”,或簡稱“月老”。
元代
元·王實甫在唐·元稹《鶯鶯傳》的基礎上,創作了元雜劇《西廂記》,劇中極力撮合張珙、鶯鶯成其好事的丫環紅娘,因其活潑伶俐的性格和助人為樂的精神,受到世人的喜愛。後人因又稱媒人為“紅娘”。
明清
明清時期又有“媒婆”一詞,亦用以指稱媒人。但因為媒婆能說會道,其話往往名不副實,所以,“媒婆”一詞略帶貶義。明·陶宗儀《輟耕錄》中所謂的“三姑六婆”,通常是指那些誇誇其談、不務正業的女人。如蒲松齡《聊齋志異·邵九娘》篇中,明明知道邵九娘還沒有婆家的媒婆來到邵九孃家中:
故與邵妻絮語。睹女,驚讚曰:“好個美姑姑!假到昭陽院,趙家姊妹何足數得!”又問:“婿家阿誰?”邵妻答:“尚未。”媼言:“若個娘子,何愁無王侯作貴客也。”邵妻嘆曰:“王侯家所不敢望;只要個讀書種子,便是佳耳。我家小孽冤,翻覆遴選,十無一當,不解是何意向。”媼曰:“夫人勿須煩怨。恁個麗人,不知前身修何福澤,才能消受得。昨一大笑事——柴家郎君雲:於某家塋邊,望見顏色,願以千金為聘。此非餓鴟作天鵝想耶?早被老身呵斥去矣!”
5地方特色編輯
罵媒
仡佬族在姑娘出嫁吉日,新郎家派兩個後生家和媒人一起來新娘家接親,這時,女家的長輩、兄弟、姐妹和親戚便異口同聲大罵媒人,俗稱“罵親”,罵了媒人既提高了新娘的身份,據說還吉利,所以當母親的便把媒人罵得狗血淋頭。此時的媒人只好作啞裝聾,任由對罵個痛快。罵媒是哭嫁中必不可少的節目,也是最具反抗色彩的哭嫁歌詞。舊社會,婦女無婚姻自由可言,由於“三從四德”的束縛,平時對於自己的終身大事幾乎不能置一詞,全由媒人和父母擺佈;因此,這登花轎之前的“罵媒”,便是難得的發洩機會。這早已反映在戲曲和民間說唱等藝術之中。
川劇《柳蔭記》有《英臺罵媒》一折,英臺罵媒人,言詞激烈,聲色俱厲,充分表現
媒人
了祝英臺剛烈的性格和反封建精神。她罵道:“提媒婆,更恨她,胡言亂語嘴喳喳。……唯願你,房屋遭火化,田園水推沙。”但這場戲現在卻被刪掉了,五六十年代還有的,全國第一屆戲曲會演的川劇《柳蔭記》也有這一折,是陳書舫演的祝英臺,得了一等獎。據說,媒人從來不怕你罵,反倒怕你不罵;你不罵,他的“黴(媒)氣”反而脫不了。這也是風俗民情中的一種幽默。
鎖媒
居住在中國雲南省的普米族,在舉行婚禮的前三天,媒人要把禮物送到姑娘家去。而且在女方家寨子裡要做三天客。這三天,寨子裡的每戶人家都要對媒人熱情款待,請媒人吃肉喝酒。
第四天,是迎娶新娘的日子。男方家同來送禮的人和女方家送親的人一起*護送新娘到男方家去。而媒人卻被反鎖在一間屋子裡,還有一位女方家的歌手陪著他。屋外有兩位姑娘手拿著鑰匙在守候。這時,屋裡的歌手和媒人對起歌來:
女方歌手:東方一把海螺鎖,媒人鎖在屋裡了;南方一把珍珠鎖,媒人鎖在屋裡了;西方一把黃銅鎖,媒人鎖在屋裡了;北方一把白玉鎖,媒人鎖在屋裡了;中間一把金子鎖,媒人鎖在屋裡了。
男方媒人;我來到珍貴的親戚家三天三夜,三道門我都開了;這個寨子裡每家我都做過客,
領受了盛情的好酒好肉;今天是吉祥的日子,姑娘都接走了;你家是把我鎖不住的。我用海螺鑰匙,把東方的海螺鎖開啟了;我用珍珠鑰匙,把南方的珍珠鎖開啟了;我用黃銅鑰匙,
把西方的黃銅鎖開啟了;我用白玉鑰匙,把北方的白玉鎖開啟了;我用金子鑰匙,把中間的金子鎖開啟了;我開啟五把寶鎖,要把你家最好的一朵花采走了。
送親的隊伍走運了,屋裡的歌聲仍持續不斷。什麼時候媒人唱贏了,屋外守門的姑娘才會把門開啟,讓媒人去追趕娶親的隊伍。但是姑娘寨子裡熱情好客的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