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口舌,老頭就答應了下來,其實他之前自己便有一個玉鋪,但是因為那時年少衝動,極好賭石,最後竟是賠了進去,這些年憑著雕玉賺得了這麼一塊地方容身,但是因為生意冷清,還要養活兩個徒弟,日子漸漸的吃不消起來,徐長清此舉無疑是雪中送炭。
老頭答應的痛快,倒也沒其它要求,只是想帶上兩個徒弟一起,只要管吃住就行,不要薪酬,畢竟這塊雞油黃的價值很高,再要人薪酬便是不知好歹了。
徐長清略一頓,收下他的兩個徒弟不過是多兩張嘴,而且做玉飾還能幫得上忙,薪酬是一定要給,但也不必現在與他在這方向爭執,便欣然同意,等明日與這趙老先生先簽上幾年契約,一切就都妥當了,隨即心下也就鬆了口氣。
第五十五章 養人
當陳老頭第二天知道徐長清便是玉遠齋的東家時,不僅大吃了一驚,畢竟做玉器這一行,上到開玉礦,下到售賣玉器,耳目都是極為靈通的,陳老頭擺弄玉石几十年,自然人脈更廣一些,卻仍然沒有猜到這位小公子居然是京城裡排得上號的玉店老闆。
說起來也確實有緣份,早年這玉遠齋的地方就是陳老頭家開的玉器店位置,後來賭輸了以後將店面賠給了贏家,贏家又將地契賣於賈家,賈家因此將玉遠齋重建到現在這麼大的規模,可以說玉遠齋另一半位置就是陳老頭當年賣掉鋪子的那塊地方。
隨著徐長清進入店鋪內後,不由的眼前一亮,忍不住連連點頭稱讚,這玉遠齋雖是老字號的玉店,但是近些年生意卻是一年不如一年,加上外觀老舊,與新興起的其它玉店一比,已是不討喜,如今這樣改建一下,竟是一下子又囑目起來,再看裡面雅觀的佈置,顯然是大家手筆,件件佈局都透著一個靈動雅緻,是極易讓人生出好感的一個佈置,心情舒暢的地方是做生意最好的開始。
隨即想到什麼,陳老頭便跟徐長清提了一下,雖說玉遠齋是老字號,繼續用這個名字可以沾些以前人脈的光,但是,畢竟店鋪是輸掉的,一是在玉器這行不太吉利,二是既然換了主人,再用老名就有些不適合了。
徐長清其實也有改名的想法,表示會慎重考慮下。
此時玉店裡面的佈置已經完成了,陳老頭的摸著上好楠木做得玉櫃,及各種放置玉器的木盒,其中貴重的不乏有檀木,黃花梨,楠木精雕製作的,一隻價值至少五兩銀子左右,放置的一般都是極為貴重的玉器,其它的則是稍差一些的木盒。
但是,玉店最重要的不是裝玉的盒子,而是盒子裡的玉,沒有好的玉器,光有盒子是沒有用的,隨即徐長清讓虎子取出他之前選的那些種好色好的玉件,已在空間內溫養了些時日,件件光華溢彩,與買時相比,不能同日而語。
陳老頭一件件拿出來細細的看,邊點頭邊搖頭,點頭是這玉件成色還是不錯的,雖然都是些小玉件,但也都是些種水好,色好,無瑕疵的好玉,並且有幾件還帶著熒光,可以說都是中上品的好玉件,搖頭則是這些玉件做工奇差,他本身就是擅長於玉雕,一般來說,一塊上品好玉,都會請手藝最好的玉雕師傅來做,中品的也會請個差不多的,而只有下品的玉石,沒什麼賣相,才會讓些新手來雕琢,一般來說一塊中品種好色好的玉塊能賣到三百兩銀子,那如果雕工出色讓人愛不釋手,則要至少賣到四百兩到四百五十兩左右,所以,這雕工好壞也是極為重要。
可是令陳老頭鬱悶的是,這些明明都是中上品的好玉,怎麼雕工如此參差不齊,有的甚至連貔貅的尾巴都沒雕完就收工了,一對水滴耳墜居然形狀不一致,更讓人覺得無語的是一串成色極好的紫羅蘭翡翠手鍊,種細色美,但是珠子居然不圓,實在是讓人忍不住想將這些垃圾玉雕師揪出爆打一頓,這種手藝還敢拿出來丟人現眼,純粹是在糟蹋美玉。
陳老頭不知道的是,這些玉件其實原本都是些劣質玉,劣質玉自然不會找好的玉雕師來做,否則那花費的銀錢可能比玉本身的價值還要高,商人是不可能明知賠錢還這麼做的,所以自然就找些玉雕新手,這樣工錢少,即便宜又能雕出差不多的花樣,只是這樣的話,陳老就沒什麼怨氣了。
但是奈何這些劣質玉被徐長清給挑了出來放進小山中的靈水裡溫養,十多日的時間,這些玉的瑕疵就養沒了,種水也比之前的好了很多,所以品質就不能同日而語,在玉幾乎完美的情況下,這些雕工也就成了最明顯的問題。
徐長清在旁邊看著,也不禁有些心虛,但這事也沒法解釋,只能糊里糊塗的一筆帶過。
陳老頭也沒有質問徐長清這些玉件自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