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2部分

了,用來轉移朝臣們的視線。

而如今見燕王李茂在開春後正式開始攻打博陵,韓家父子二人當即予以呼應、配合。

倘若以往梁丘舞在冀京時,就算給韓家父子倆天大的膽子,他們也不敢造次,可如今大周的頂尖戰力梁丘舞遠在博陵,兼之城內兵力不足,一旦反叛,冀京朝廷也沒有把握能擊敗西軍,畢竟西軍一直以來都儲存著實力,不像南軍,三年前在函谷關下幾乎喪失了多達八成的軍中精英,一下子就變成了四鎮中墊底的存在。

為了保證計劃能夠順利實施,西鄉侯韓裎在舉兵前派人聯絡了北軍背嵬的上將軍,北池侯文欽,入夜後派人遊說文欽與他一同舉兵反叛。

畢竟在韓裎看來,文欽是前太子李煒的心腹,自李煒死後對上任為皇帝的李壽向來是不冷不熱,應該算是比較好拉攏的物件。

可出乎韓裎意料的是。當文欽弄清楚那名說客的來意後,二話不說就將那人當場斬殺,旋即派人將此事告之衛尉寺卿荀正。

荀正得到訊息後大驚失色,顧不得徵求天子李壽,便當即徵調他衛尉寺名下九門城防司衛兵,捉拿韓家父子。

西鄉侯韓裎得知此事。心中大罵文欽不識抬舉之餘,當即舉兵反叛,強攻皇宮。

在他看來,如今燕王李茂傾盡北疆之兵來攻,若能在此之前除掉李壽,朝廷必定大為動盪,群龍無首之下,如何擋得住燕王李茂的大軍?

但遺憾的是,西鄉侯韓裎最終也沒能得償所願。明明對李壽從不加以顏色的北池侯文欽,竟率領著北軍奮不顧身地守住了皇宮,以至於西公攻了大半個時辰,竟然一無所獲。

而這時,在家養老的南公府呂公亦領著南軍前來相助,見此,西鄉侯韓裎只能善罷甘休,率領一萬六七千左右的西軍殺出城去。前往了博陵。

而後,就像八賢王李賢所猜測的那樣。西鄉侯韓裎堵死了博陵後方梁丘舞迴歸冀京的退路。雖然給他天大的膽子韓裎也不敢與梁丘舞對戰,但是像謝安之前在湖口對付太平軍那樣建造營寨堵死梁丘舞,他還是辦得上的。

而李茂得知此事後,微微皺了皺眉,本來他想借西軍之手逼梁丘舞退回冀京,可沒想到西鄉侯韓裎卻並未得逞。並未殺死李壽,逃出冀京後好死不死地堵住了梁丘舞退回冀京的後路。

不過轉念一想,李茂卻又意識到這或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啊,將梁丘舞困死在博陵不好麼?冀京若沒有梁丘舞,能阻擋得住他燕王李茂幾日?

想到這裡。李茂一改之前的策略,派幾萬北疆兵圍困博陵,繼而令其餘大軍翻山。

終歸是近十萬的大軍,遇山開山、遇水填橋,縱然博陵一帶的雪丘也算是險峻之地,可又如何擋得住北疆兵?要知道曾經出征草原時,北疆兵什麼危險沒遇見過?

於是乎,十餘萬北疆兵繞過了險關博陵,朝著冀京進發。可憐梁丘舞雖然急切想要回援冀京,卻奈何四周被北疆兵與西軍團團圍住,竟是被困死在博陵。

當然了,更主要的原因是,之前為了提防北疆從雪丘滲透到安平國境內,陳綱、項青、羅超分別率領東軍騎兵在雪丘附近阻擋,使得博陵梁丘舞身旁僅僅只有三千左右的兵卒,實在不足以突圍,要不然,以梁丘舞的勇武,豈是幾萬北疆可以抵擋的?

探查到燕王李茂棄了博陵,率數萬北疆兵來攻冀京,冀京朝野震動,不少朝臣向李壽奏請遷都的建議,並且請李壽釋出皇命,調回正在江南平定太平軍的謝安與李賢二人,畢竟他二人手中兵馬合計尚有近十萬,是對付北疆兵馬的不二人選。

但是李壽卻回絕了朝臣的請柬,拒不發皇命召回謝安、李賢與冀州兵,甚至下令朝中大臣從即日起不得向江南透露任何有關於冀京的變故。畢竟在李壽看來,謝安與李賢二人此時多半在征剿太平軍的關鍵時刻,豈能中途令其撤兵?

“此時若招回謝尚書與丞相大人,非但遠水難解近火,恐怕還會導致兩位大人被太平軍亂黨有機可乘!”再度出山的胤公堅定地站在了李壽這邊。

不過話雖如此,胤公還是奏請李壽遷都,畢竟就眼下冀京的兵力而言,實在擋不住李茂麾下的北疆兵。

在一番苦勸下,李壽終於同意,下令從冀京遷都至古都城朝歌,叫朝中文臣以及城內百姓陸續遷移至朝歌城。

甚至於,為了替遷移的隊伍爭取時間,李壽這位自繼位後被譽為是大周曆代最軟弱的皇帝,竟親自披甲上陣,御駕親征。

朝中大臣聞言大驚失色,在他們看來,李壽又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