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百姓無力佈置,因此便叫禮部統一規劃、安排。
當然了,那些掛在街頭巷尾的,印著朝廷禮部印章的彩燈是不能動的,畢竟待會當今天子李暨還要與眾百官在正陽門的城樓上登高眺望全城,欣賞萬家燈火的美景,這要是缺了一塊,總歸不完美。
那那些無力製作彩燈的尋常人家孩子怎麼辦麼?
別急,這裡就體現出冀京城內一些世家名門、大戶人家的作用來了,說他們是炫耀家中財富也好,彰顯自身的文采也罷,冀京城內的世家名門,會以猜燈謎的方式向冀京的百姓發放彩燈。
當然了,前提是得猜中相應的燈謎。
也正是因為這樣,每當到上元節,但凡是家中無力製作彩燈的父母,都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到朝陽街、廣安街、廣渠街這些佈滿世家名門府邸的街道,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去猜那些世家放出的燈謎,藉此贏得彩燈給自己的孩子玩耍。
而對於那些世家而言,他們也樂得這樣,也是,若是無人觀賞,他們佈置地再多、再美,又有什麼用?
這叫各取所需,世家豪門掙到了面子,尋常百姓則替自己的孩子贏地了玩耍的道具,甚至於,有些文人墨客也會出現在這裡,不為贏得彩燈,只為猜出某些世家放出的燈謎,藉此顯現自己的才能。
久而久之,這便形成了冀京上元節燈會傳統的活動之一,人人都以猜中某些世家放出的燈謎為榮,甚至於,還給每一座府邸外發放的彩燈中最精緻、最昂貴、最豔麗的三盞燈,取了狀元燈、榜眼燈、探花燈這些名字。
而這三盞彩燈,也是世家與世家之間關乎面子的較量,畢竟這三盞彩燈的燈謎相當難,因此幾乎大部分時間都掛在該世家府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