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部分

的對外貿易,更可怕的是阻斷了中國和世界的文化交流,使中國陷入了落後捱打的被動局面。

“閉關鎖國”政策是指清王朝嚴格限制和禁止對外交往和貿易的政策。這種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清朝統治者的短視和無知是“閉關鎖國”的直接原因。2、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較穩定,對外來商品有較強的抵制作用,這是閉關鎖國政策的經濟根源。3、清朝統治的需要。為防止中外反清勢力的聯絡和西方殖*義的滲透,清朝統治者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閉關鎖國政策雖然在一定時期內對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衛作用,但它畢竟是一種消極落後的政策。因為閉關政策並不能削弱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力量,反而阻礙了自己的發展,使中國喪失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統治者愚昧無知,狂妄自大,隔斷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拉大了中國與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國被動挨打的局面。

乾隆在給英王的信中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只不過因為“天朝”所產的茶葉、瓷器、絲巾是西洋各國所必需的,所以“加恩體恤”,在澳門開設洋行,讓洋人日常所用的益於“天朝”的“餘潤”。這種盲目自大的觀念和對沿海人民出海集聚抗金力量的恐懼,使清統治者將國門緊閉。

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推行了二百年。中國對外貿易日益萎縮。清時只開廣州一處對外通商,規定由政府特許的“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出口商品僅佔商品總量的3%左右。

滿清政府採用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統治中國,徹底關閉了道的全球化交流途徑,結果給中國帶來了百年奇恥大辱。

第五十三章:盜誇

第五十三章:盜誇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筆者字面理解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前人的經驗使我們都知道,但都心有疑慮:要普及大家公認了的自然法則,最令人擔心的是實施過程。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既然是大家公認了的自然法則,他一定是很通俗的,但是人們在實施的過程中總想走捷徑,反而弄巧成拙。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朝廷汙濁,農田荒蕪,糧倉空虛。而統治者卻穿華麗的衣服,佩帶著鋒利的寶劍,飽餐精美的飲食,搜刮佔有富餘的財貨,這就叫做強盜邏輯。這是多麼無道啊!

筆者感悟

老子說:“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大道”是認識層面的道,是為大家公認了的自然法則,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真理”。而人類往往不願意按照真理去實施,卻總喜歡標新立異的走捷徑。 老子強調的就是“真理”與“實踐”的關係。更深層次的理解,老子要闡述的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毛主席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新*主義論》)“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實踐論》)這裡說:“只能”、“才是”,就是說,標準只有一個,沒有第二個。這是因為,辯證唯物主義所說的真理是客觀真理,是人的思想對於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因此,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就不能到主觀領域內去尋找,不能到理論領域內去尋找,思想、理論自身不能成為檢驗自身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標準,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屬實,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訴為標準一樣。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必須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觀世界聯絡起來的特性,否則就無法檢驗。人的社會實踐是按照客觀世界規律辦事的活動,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東西。實踐具有把思想和客觀實際聯絡起來的特性。因此,正是實踐,也只有實踐,才能夠完成檢驗真理的任務。科學史上的無數事實,充分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 想看書來

獻鳩放生

獻鳩放生

古來有句俗話:“行善積德”。這句話是勸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災荒年間,有些殷實人家為救那些飢寒交迫的災民免於餓死,捐米賑災,皆為積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