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部分

路。

相比自然對生命的寬容,人類是多麼驕橫;面對自然的命運無情,人類依然脆弱無力。當人類的智慧不足以看透自然平衡的精妙,我們不禁要對全人類說:保護生物,就是保護你自己。 。 想看書來

順應自然規律

順應自然規律

老子的這段論述,揭示了宇宙間萬事萬物生存、進化、發展的總法則,那就是: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換言之就是:順自然規律則昌,逆自然規律則亡。

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幾十億年,地球上的生態平衡就已經存在了。此時地球上的生態平衡完全是由自然規律加以調節的,因而是和諧的。

人類出現之後,隨著人口的增加,知識和能力的增長,特別是到了工業化時代,對自然界的影響和破壞也就愈來愈大,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和臭氧空洞就是最好的例子。

面對自然,人類往往喜歡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喜歡以自己的好惡來評判生物界的是非曲直,例如,將鳥類簡單地分成益鳥和害鳥;將蟲類簡單地分成益蟲和害蟲等;緊緊因為“貓頭鷹”的叫聲不好聽,就把它列為邪惡的象徵加以*;緊緊因為“喜鵲”的叫聲好聽、造型好看,就把它當成吉祥如意的象徵加以保護。但在自然面前,生物界並沒有出身貴賤之分,它們只是分工不同,都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而已。

在中國,麻雀要偷吃人類的糧食,人類就把他們列為害鳥加以消滅,而恰恰相反,麻雀主要的食物是蟲子,是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當麻雀消滅殆盡的時候,蟲災開始氾濫了。

在挪威,政府為了保護有重要狩獵價值的雷鳥,便採用重獎的辦法,鼓勵人們大量地捕殺雷鳥的天敵,如各種猛禽和狐狸之類,以為這樣便可促進雷鳥大量繁殖。然而,結果卻適得其反,由於大量天敵被捕殺,導致雷鳥中的球蟲病及其他疾病急劇增加,致使大批雷鳥相繼死去,數量明顯下降了。

那麼,大自然是透過怎樣的力量或方式來控制和維繫著生物界的生態平衡的呢?就拿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來說,它們之間的關係就是相當微妙的,它們的數量總是保持著某種合理的比例。如果僅僅為了生存,那麼食肉動物當然繁殖得愈快愈好了,只有這樣才不大容易斷子絕孫,而這也正是它們所必須面對的嚴酷的現實。那麼,是什麼力量在迫使著它們實行著嚴格的“計劃生育”的呢?

不僅如此,自然界中還有更加令人迷惑不解的現象。例如,當某種生物繁殖得過快,其數量超過周圍環境的承受能力時,就會自動地減少自己的數量,如旅鼠自殺和北極狐狸的“瘋舞病”。相反的事例也屢見不鮮,例如鯨魚,當它們的數量明顯減少時,則會自動地提前性成熟的時間,並且其受孕率也明顯地提高了。也就是說,它們會自動提前結婚,而且儘量地多生孩子。

大自然的奧秘是無窮的,不管人類對大自然認識了多少,大自然本身有著強大的平衡力。當人類小範圍的打破平衡,大自然會利用他的修復能力來恢復自然平衡;當人類打破自然平衡超過了大自然自然修復能力的時候,報復和懲罰將是相當嚴厲的,多年來人類已經無數次的接受了這樣的懲罰,在懲罰面前人類的頭腦開始清醒了。其實,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經告訴我們“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人類非要在接受懲罰以後才開始總結自己。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

鼎為中國古代炊食器。中國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了陶製的鼎。而其真正的發展最高峰則出現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尤其是商代以鼎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製作,盛行於商周時期,延續到漢代。在奴隸制鼎盛時代,被用作“別上下,明貴賤”,是一種標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文獻記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載“鑄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青銅鼎的前身是原始社會的陶鼎,本來是日用的飲食容器,後來發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並被籠罩上一層神秘而威嚴的色彩。在古代;鼎是貴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載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徵,《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鼎大多為三足圓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負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司母戊鼎簡介司母戊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