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要把大事化小,不要誇大事實;要把繁瑣簡化,不要把事情搞得錯綜複雜;要用道德的善舉對待對自己有仇怨的人。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解決困難的辦法是分析困難,把困難分解若干問題,從簡單的入手,個個擊破,困難就戰勝了。大事都是由很多細小的事情組成的,把大事分解開來,從細微小事入手,幹大事就容易多了。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遇到困難把容易解決的地方作為突破口,幹大事從容易辦成的小事開頭。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所以,聖人的所作所為人們沒有看到他整天忙著幹大事,最終他成就了豐功偉績。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凡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輕易許下承諾的人,在執行的過程中必然困難重重,很難遵守他的諾言。凡是沒有經過認真謀劃就輕易下結論的人,在實施的過程中就一定會遇到重重障礙和困難。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因此明智的人更多考慮的是困難的一面、不利的一面,所以在實施的過程中困難早已在意料之中了,戰勝困難就很容易了。

筆者感悟

老子為我們精闢的總結了成大事者必備的素質。

老子說:“報怨以德。”要用道德的善舉對待對自己有仇怨的人。這就是中華民族“以德報怨”的傳統美德。這裡的以德報怨並不是逆來順受的意思,抗日戰爭時期,並不是日本帝國主義都要亡我中華了我們還要報之以德,對待豺狼只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此時的中華民族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堅決抗戰到底,直至把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中國。那些沒有人性的人在投降以後連他們親生的孩子都忍心丟下,此時的中國人體現出了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品德“以德報怨”,毅然收養了這些可憐的遺孤,把他們撫養成人以後,又忍痛把他們送回日本。幫助殺害自己親人的仇人撫養孩子,還要把與自己相濡以沫產生深厚感情長大以後的孩子又送還與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的人,只有中國人能夠做到,因為我們有以德報怨的傳統美德。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老子為我們指明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最簡單的辦法。有很多人遇到困難時就退縮了,不是他們懼怕困難,而是他們沒有戰勝困難的辦法和手段。解決困難的辦法是分析困難,把困難分解若干問題,從簡單的入手,個個擊破,困難就戰勝了。大事都是由很多細小的事情組成的,把大事分解開來,從細微小事入手,幹大事就容易多了。遇到困難把容易解決的地方作為突破口,幹大事從容易辦成的小事開頭。明白了這個道理的人,人們沒有看到他整天忙著幹大事,最終他成就了豐功偉績。 。。

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

為人要以德報怨,處世要大智若愚,生活要樸實無華,辦事要簡明幹練,管理要無為而制。如果修煉到這一步,展現於世人的一定是一個謙謙君子。

藺相如原本是趙國宦官頭目繆賢家中的一名舍人。

戰國後期,強秦加緊了東出兼併六國的攻勢,而三晉當其衝要。經過幾大戰役後,韓魏國力銳減,懾於秦威,逐漸不敢做正面相抗。趙惠文王(前307…前251年)後期,秦的攻勢加劇,秦、趙之間的外交、軍事鬥爭日趨複雜起來。

秦昭王(前307…前251年)於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向趙提出以15城易趙之“和氏壁”。這是強國對弱國進行的一場政治訛詐。一塊壁玉,無論多麼寶貴,也不能與15座城池相抵質,強秦不過藉機試探趙之虛實而已。

藺相如在這緊要關頭,出面打破僵局。他對比秦趙實力,說明趙雖不能以武力相抗,但可從道義的曲直著眼,採取“寧許以負秦曲”的策略,來揭穿秦的騙局,使秦得不到出兵的藉口,而趙在道義上取得主動。

秦王便殿接見,輕慢趙使,接玉後又無意償城。藺相如智索國寶,嚴辭揭穿騙局,氣勢上佔了上風。秦人慾以武力奪回壁玉,藺相如“怒髮衝冠”,“舉壁睨柱”,表示了與國寶共存亡的決心,以生命維護了趙國的尊嚴,取得了“完壁歸趙”的勝利。

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的秦趙“澠池會’。當時,秦已連敗趙國,故趙王畏秦,在秦約趙王赴會時,趙王“欲毋行”。藺相如認為;“王不行,示趙弱膽怯也。”故自報奉陪趙王赴會。在會談中,以其機敏和雄辯,阻止了秦的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