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豆角秧苗,沒有搭菜架子,長得蓬蓬的一團,掛果不多,但供一家人平時吃用是足夠了。
棉花長勢好,田主人自然顯得忙碌,此時更是全家出動,提著竹編籃子和布袋,緊張搶收優質棉花。
這喜人的白胖棉桃,最怕突如其來的雨水,否則就會傷了纖維,不僅賣相不好,質量也大受損害,賣不出高價的。
這片棉花地是東邊鄰村的,秦逸不認識對方,對方自然也不認識秦逸,沒辦法,秦逸名氣是家喻戶曉,但見過他的真不多。
不過蘇薩她們一群外國面孔,那就是響亮的活招牌,本來還疑惑的田主人,看到她們,頓時就知道秦逸等人的身份,所以對於他們一家在地頭玩鬧,非但不在意,反而與有榮焉!
出於禮貌,秦逸隔了老遠就扯著脖子打招呼:“忙著吶,老鄉!”
簡單的一句話,打消了諸多尷尬,主人家的老爺們兒只知道傻笑,倒是半邊天顯得乾脆利落,尖著嗓子快步走過來打招呼,走到一半,彎腰摘了幾個白色的甜瓜,熱情地請秦逸一家品嚐。
隨口聊了幾句,姑娘們滿足了好奇,秦逸就不耽誤田主人忙碌,帶著大家上車走開了。
坐進車裡,幾個甜瓜聞著香甜,不止安琪兒,姑娘們也都嘴饞,但秦逸卻攔著,用帶來乾淨水洗了兩遍,又削去瓜皮才放心。
不是秦逸瞎折騰,他一貫都有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的理念,但老家都有打農藥的習慣,尤其是棉花田,要是不打三五遍殺蟲劑,收成起碼減一半!
所以棉花田裡的甜瓜,直接吃可不行,大人們或許沒事,但三個小寶寶還得吃奶呢,可不能由著性子來。
甜瓜沒牧場蔬菜園裡個頭大,味道自然也比不上,但依舊是脆嫩、香甜的。
一邊指點著樸素的鄉村建築,一邊嚼得脆響,對看啥都新鮮的姑娘們來說,別有一番古樸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