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了李欽想要拿下洛陽的願望之後,張公瑾第一個表示自己願意加入李欽的麾下。
對於張公瑾的投靠,李欽自然是很開心。
在一番安排之後,洧陽秘密易幟,李欽軍隊糧草得以透過得以迅速透過洧陽轉運至伊闕。
而伊闕的守將是王世充的侄兒王行本。他見李欽大軍突臨非常驚訝。他還沒有想到洧陽投降的可能,以為李欽是直接從南陽過來的。
作為王世充的侄子,他當然不可能投降李欽。他想帶兵抵抗,卻不想他部將獨孤機不願如此。獨孤機是獨孤閥的人。以獨孤閥和李欽勾搭的程度而言,獨孤機自然之道自家最終還是要投靠李欽的。
於是,獨孤機在李欽兵臨伊闕的當晚發動兵變,將王行本拿下,將伊闕送給了李欽。
伊闕是洛陽之南的門戶,它的陷落代表李欽大軍能夠直接兵臨洛陽城下。
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獨孤機的這等行為在王世充麾下引起了很大的風波。
如果說張公瑾的投降僅僅是他個人的的屈服,代表了那些外姓將領對王世充的不滿,那獨孤機的投降,則代表獨孤閥對李欽的全面投靠。
連鎖反應產生了,在張公瑾和獨孤機之後,郭慶以管州而降了李欽,切斷了滎陽方面和洛陽的聯絡;同時襄城留守時德睿以襄城郡投靠李欽,令李欽所部兵馬與寇仲連為一體。在這樣的情況下,滎陽首先成為了一座孤城。
此時,寇仲從李欽手中分得二十門攻城炮。他以重炮轟擊滎陽。滎陽留守魏陸徹底失去了作戰的信心,他秘密與寇仲聯絡,將自己負責的西門獻給寇仲,令吳軍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