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有的人被他殺了,有的人被他貶了,有的人因此而離開了。這些人中的一部分向西投靠李唐,而另一部分著向南投靠李欽。
綜合李欽在洛陽城裡佈下的情報組織所獲得的情報。李欽可以真切的感覺到,王世充真的是一日昏庸過一日了。
“這傢伙,真的沒救了。”李欽聽著從風天清那兒獲得情報,嘆息著搖了搖頭:“他不信任外姓將領,只信任他王家之人。
然而這天下畢竟是外姓的人才更多一些。他自己的兒子、子侄,並沒有多少出眾的。他這樣胡亂搞下去,手下的人都對他離心離德……”
李欽說著用手託著自己的下巴,思索了好一會,小聲的詢問被自己召集到含明殿裡的諸位將領:“你說,我們要不要趁機拿下洛陽?”
李欽問這話的時候,時間已經轉到了興統二年的十月。
深秋已然來臨,人們都可以從日漸梁爽的天氣裡嗅到屬於寒冬的清冷。今年的冬天,肯定是一個冷冽日子。雖說秋天適合發動戰爭,但那時指夏末初秋之時。如今秋天都要過去,冬天很快就要到來,再說出徵什麼的,只怕等到出征,雪都要下下來了。
冬天,自古有貓冬的說法,卻是不怎麼適合大軍行動的。
當然,那只是針對一般的勢力的軍隊來說,而李欽卻是不同。建立了自己的軍工體系,構建了與之匹配的戰爭動員體系的他,擁有一支完全用來戰鬥的職業化部隊。
這支部隊已經具有近代職業軍人的素質,就正常而言,他們是能夠在任何時候對敵人發動進攻的。只要天候還沒壞到非常極端的情況下,發動對洛陽的攻擊對他們來說並算不得什麼。
“冬天打……那也是可以出人意料為我們取得一個好開頭的事情。”這件事,李欽看的明白大殿裡的人也清楚的很。
既然並不存在收到天候影響而不能打的問題,那麼打不打就成了有沒有好處的事情。
畢竟在李欽麾下作戰,每一次戰爭他們都被要求議論,這一場戰爭對自己一方究竟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久而久之,所有人漸漸都有些習慣用利益去衡量一場戰爭發動的必須。
要不要打洛陽呢?
打洛陽有什麼好處沒有?
這當然是有的,首先洛陽是一個適合做都城的大城市,人口,財富,宮殿都不缺。以李欽眼下的態勢,若是能拿下洛陽,他只怕也能堂而皇之的稱之為正統了。
另外,洛陽郊外可是有淨念禪院的,對於這個慈航靜齋的打手,一直在李世民麾下攪東攪西的傢伙,李欽可是無比的憤恨,拿下洛陽,正好好好的收拾他們一回,就算不能快意恩仇的將淨念禪院滅門,卻也能逼迫他們封山幾十年,這對李欽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李欽還記得在洛陽東南那個叫登封的地方還有一個後來鼎鼎有名的寺廟少林寺。
“天下武功出少林……真是好大的名頭啊。”李欽嘆息一聲,輕輕的搖頭。
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句話放在現在固然是過了,但說到天下白道歸佛門卻也算是相當正確的事情。
佛門的勢力如此強大,自然令李欽深感不安。
當然,這都不是最關鍵的,李欽想打洛陽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想要有一個奪取北方的口子。突厥南下讓他有插手北方的名義,如何將這個名義用到極致,卻是李欽需要操作的事情。
以上種種,李欽在商討的過程中和自己麾下的將領們說清楚了,得到他們一致的贊同。上下同欲,那就打吧。
李欽很快確定了攻伐王世充的方針。
此時,天下的情況是這樣。李唐在八月從洛陽撤退之後,就全力展開和突厥的戰爭。
在得到李欽陸陸續續供給的糧草、物資、火器、裝備等物之後,他們倒也安下了心光明正大的進行著收復失地的運作。
東北那邊的竇建德也拿著李欽供應的兵器和突厥死磕。不過,他們的戰鬥已經漸漸接近尾聲了。
隨著天氣轉涼,突厥人顯然不可能繼續在南方待著,他們必須返回自己的地方貓冬,再次交戰很可能就是明年的事情了。可以說從後面很快就到來的十一月到明年的三月,整個黃河以北的戰線都會停滯。
無論是突厥、還是李唐、竇夏都會在這個冰冷的季節修整,囤積物資留待日後戰備就眼下的情況來說,接下來的日子又是李欽這邊大發勢利的好時候。李欽都聽說了,李唐和竇夏都派出了使者往南準備來江寧找自己談相關物資購買的事情。
“這又是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