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作為大隋合法的都城,自有一番嚴謹雄闊的氣象。這等氣象並未隨著城池主人的改變而發生消散,相反還因為李唐繼續以長安城為都而加深了許多。
正所謂: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都壯,安知天子尊。
文物薈萃,千秋帝都。長安位於有“八百里秦川“之稱的關中平原渭河南岸,周、秦、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均建都於此。
南是秦嶺山脈中段的終南山,重巒疊嶂,陡峭峻拔,成為南面的天然屏障,有“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的磅礴氣勢。
北則有堯山、黃龍山、嵯峨山、梁山等構成逶迤延綿的北山山系,與秦嶺遙相對峙。
在這些山嶺界劃出來的大片沃原上,長安城雄據其中,渭、涇、灃、澇、、、、灞八水宛如晶瑩閃爍、流蘇飄蕩的珠串般環繞縈迴,形成“八水繞長安“之局。這些河流猶如一道道的血脈,既給長安提供豐富的水源,也使長安充滿活力。
“秦中自古帝王州“,正因種種戰略和經濟上的有利條件,自古以來,長安便得到歷代君主的垂青。
眼下的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和皇城三部份組成。宮城和皇城位於都城北部中央,外郭城內的各坊從左、右、南三面拱衛宮城和皇城。以正中的朱雀大街為界,東西分屬萬年,長安兩縣。
宮城和皇城乃唐室皇族的居所,郭城則為百姓聚居生活的地方,各有佈局。
千百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田。
長安郭城共有南北十一條大街和東西十四條大街,縱橫交錯地把郭城內部劃分為一百一十坊。
其中貫穿城門之間的三條南北向大街和三條東西向大街構成長安城內的交通主幹,其中最寬敞的是等若洛陽天街的朱雀大街,闊達四十丈,餘者雖不及朱雀大街的寬闊,其規模亦可想見。
長安除朱雀大街外,最著名就是位於皇城東南和西南的都會市和利人市,各佔兩坊之地。市內各有四街,形成交叉“井“字形的佈局,把整個市界劃為九個區,每區四面臨街,各種行業的店鋪臨街而設。每區之內,尚有小的巷道,便其內部通行。
兩市為長安城最熱鬧的地方,酒樓食肆不少更是通宵營業,為長安城不夜天的繁華勝地。
李欽從明德門安然入城,踏足朱雀大街,亦為這不平凡且深具帝皇霸主氣象的都城的鼎盛局面震懾。
長安城是嚴謹的,城內為防止積水,在主要大街兩旁設排水溝,寬若小川,在路囗水溝交匯處,均鋪架石橋,形成長安的一個特色。大道兩旁,植有槐樹,不過際此寒冬之時,茂密的枝葉早由積雪冰掛替代,令人感受到隆冬的威嚴。
然而嚴寒的天氣,無損長安的繁榮盛況,他走在這條貫通長安城南北的主軸上,注視街上車水馬龍,行人如鯽,卻是比洛陽的熱鬧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才算是真正的帝都氣象啊。”李欽看著嘆息一聲,心中倒是有些感慨:“原著裡徐子陵和寇仲竟然能在如此熱鬧的城池中把楊公寶藏起出,這恐怕不單單是因為他們謀劃的嚴密,更是因為他們有主角的運氣吧。”
這幾乎的一定的。
現在輪到李欽自己了,可李欽對此卻沒有多少害怕:基本沒有人知道他來到這裡是其一;無人肯定楊公寶藏在長安是其二;而最最關鍵的第三,則是他的個人空間足以令他輕輕鬆鬆的拿走裡面的一切而不驚動外人。
悄悄的來,悄悄走,李欽有八成把握自己能夠做到這一切。
而且他也計劃好了,打算利用小斧的幫助直接在寶庫裡完成他想要完成一切。
“只有完成了這些,令我實力提高,我才能和石之軒好好談談。”李欽想著,將長安城裡的情況與自己記憶之中的地圖做了一番對比,旋即找了條合適的道路便前往位於無漏寺邊上西寄園內的水井入口。
西寄園是獨孤閥昔日留在長安城裡的產業。如今隨著獨孤閥全面投靠李欽,掌理西寄園的自然是已然投靠李唐的那些獨孤閥的支脈。他們並不是多麼傑出的人,武功地位在李唐之類也不是太高。
看著西寄園門前那門羅可雀的孤寂模樣,李欽估計若是自己遲遲沒有拿下長安的話,那這個西寄園遲早也會成為長安城裡某個新貴的府邸。
“不過……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就算他們把這園子給了誰?等我到時候打回來,這裡照樣會迴歸獨孤閥手中的。”李欽小聲的唸叨著,旋即便把這件事拋之腦後了。
黑夜,李欽從西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