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以是生黃鐘小素之首以成宮;
三分而益之以一,為百有八,為徵;
不無有三分而去其乘,適足以是生商;
有三分而復於其所,以是生羽;
有三分而去其乘,適足以是成角。”
對於石青璇所問之話,李欽從容個給予解答。好像他並未看出石青璇對自己的不滿一般。
“能說出基本的樂理,看來你還真的懂一些。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強人所難呢?”石青璇神色稍緩,對於李欽的態度稍稍好了一些。
“事關成道,不得不為,還請青璇仙見諒。”李欽客氣的朝石青璇拱手作揖,再三請求:“還請青璇仙助我一臂之力。”
“哦?”看李欽如此懇切的拜託自己,石青璇又想起了李欽方才所說之言,不禁信了幾分,只是信歸信,她心中還是有些不解:“將軍說我這簫聲有助你悟道,不知是怎麼一回事?”
“我之功法,乃從三國中太平青道領中所悟,走的得是道家體悟自然與天地為師路子。後來又糅合了長生訣的修行法門。
其主旨外納天地之息,內練五行之氣,感交陰陽,一化為七,以五行煉五臟,融陰陽而搬運周天。
這等修行最需感悟天地致理,但天地大道追尋不易,想要邁進一步,並不簡單。
方才我於廳中,適聞你們琴簫合奏,竟於聆聽之中出神坐照,偶得天地妙理,諸般感悟令人心折。
此乃我進軍天道之所需,故而我萬般無奈之下,不得不唐突來追,還請青璇仙子不吝援手。”
李欽懇切的說道。
他一邊說,一邊朝石青璇拱手。
非但他如此,就連他身邊的蔡琰聽聞,也不禁與之並列,同樣朝石青璇拱手:“姐姐,就請幫他一遭吧。”
在與李欽定下關係之後,蔡琰便事事為李欽考慮。她知道提升實力對李欽來說是何等的重要,故而凡是有利於提升李欽實力的事情,她都會斟酌著去做。
出身三國的她,說到底還是那種夫為妻綱的傳統女子。
“原來如此。”石青璇點了點頭,心中突生些許好奇:“不知將軍方才剛才悟到了什麼?”
這問的也有些唐突,犯諱忌了。不過,好在李欽對這等諱忌並不放在心上,當下卻是直言。
“不過一些五行輪轉,陰陽相生的法門而已。你且看來……”
李欽說著攤開手掌,只見一到透明的水氣從發手中冒氣,旋即轉化為帶著濃郁生機青色內息。
“這就是水生木。”李欽小聲的說道。
緊接著便看到這青色的木氣,在不斷的旋轉之中內斂起來,漸漸化為一豆炙熱的紅芒。
“這是木生火!”李欽小聲唸叨。
隨即又於手掌中演化了“火生土”、“土生金”、“金生火”。
只見不同顏色的光華在他的手中不住的變化,有的是自然而然的完成,有的又是在李欽自身內息的運作下,強行轉化而來自然而為的,自然是說李欽已有所感,而強行扭轉的,卻是說明李欽所悟並不明確。
他知道自己必須要那樣做,也知道這麼做是正確的,可為什麼要那樣做,中間的緣由究竟是什麼,他卻完全不明白。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邊是李欽眼下的情況。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邊是李欽眼下的情況。
第六十一章 評英豪言說文宗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明晃晃的十幾盞鯨油燈放出明亮的光芒將偌大的書房照得恍如白晝。
一日的研究到此時依然漸進尾聲,所談之話題也漸漸從三代之文上移開。作為修得真氣的武者,他們的精力都遠超常人,即使研究進行如此長時間研究他們也沒有任何疲憊的樣子。
“元華,你拿到這骨甲想必也有好一陣時間了吧。我看你對我們所言沒有任何驚訝的模樣,想來我們今天所發現的種種,你早就知曉了吧。今天倒是給你看了一幕好戲。”王通笑著打趣李欽。
“哪裡……當初我也只是瞎倒弄而已。雖然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巧合之點,但以我的學識終究無法對其作出準確的判斷。
這究竟是不是文字,是不是三代之文,這不是我一個人說是就是的,如果沒有幾位高人的認可。就算我將其完全整理出來,只怕也無法得到天下的認同。”李欽微笑著也是實話實說。
“武道之上,或許畢玄、傅採林、寧道奇之輩所言是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