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在江都麼?”蕭銑對此萬分不解。
李欽攻破江都,解救被宇文化及囚禁的諸位大臣的訊息,李欽並沒有大肆宣揚。
天下人的注意力都放在李欽得江都百姓之上,卻不太曉得李欽在得到江都百姓的同時還得到了這些原本屬於隋朝的文武百官。他們更不清楚在楊廣已死,他們又被李欽從宇文化及的屠刀中解救了的情況下,這些原本屬於隋朝的人大都心向李欽。
年老的大臣功業心以歇,不願直接加入李欽軍中,但也利用自己的經驗和人脈為李欽而辦事;至於那些年輕的官員,卻不想浪費自己的年華而學識,他們直接加入了李欽的軍中,接受了李欽的培訓。
陳稜就是其中的一人,現年不到四旬的他胸中的功業心並未消退,他還想著利用自己的餘生繼續建功立業,在世時能夠縱想榮華富貴,過世之後還能留名青史。
故而在李欽擊滅張善安,佔據九江、豫章兩郡,進兵江夏,屯兵於武昌之後,他便向李欽請命,前往南郡說服竇慶舉城來降。
對於這件事,陳稜還是很有信心的。
因為他不但和竇慶有同僚之誼,手裡更拿著榮國公來護兒的書信。來護兒是即靠山王楊林之後大隋軍中僅存的能夠號令諸將的統帥,其在大隋官場也素有威信。陳稜相信有來護兒的書信和自己的勸說,再加上竇慶本身與他兄長竇抗的不對付,竇慶肯定會動心。
事實也正是如此。
陳稜是在三天前抵達南郡江陵的。他就比岑文字稍稍早了那麼一些時間罷了。
然而就是這麼些許稍早,令他事先在竇慶眼中留下了一個好印象。
雖然只是說了些許寒暄之語,但竇慶能見到從江都逃脫的陳稜已是是歡喜了。
當時,陳稜就勸說竇慶與岑文字會面,進而從竇慶口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