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上的書就越厚,而到了過半以後,書架上的書就逐漸開始薄了起來。
楊斯涵知道,越是低階的武學內容越少,而隨著難度越來越高,武學包含的內容也會越來越複雜,但是最頂尖的武學卻是返璞歸真,內容反而沒有那麼複雜。
瘋子叔曾經告訴過楊斯涵,武學一道,最重要的是jing而不是雜,唐朝曾經有一位奇男子叫做方乾,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在武學一道上更是通宵百家,一度在當時武林之中難逢敵手。可是後來出現了一位名叫拓跋思南的少年,這個少年一心練劍,最後以自己超凡的劍術勝了當時已經獨步武林的方乾,那年的拓跋思南只有二十四歲。
這個拓跋思南後來被世人封為劍聖,是那個時期的皓天君,天下第一高手。
以拓跋思南為榜樣,楊斯涵從小除了劍術之外,對於其他武學一律不學,所以才會現在年紀輕輕,就已經在劍術上有了很大成就,連劍聖看了都為之讚歎。
雖說楊斯涵是雙子座的,但是可能是由於遺傳了瘋子叔**座的xing子,所以也有著一定的強迫症,即便他知道面前這個書架上的武學大多都是極其淺顯的入門功夫,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就像是一家一等於二一樣簡單,但他還是打算逐字逐句將它們全部看完,生怕漏了什麼重要的內容。他從寫著劍譜的那一排上取下來第一本名叫《三柴劍法》的書,直接站在原地就翻看了起來。
先天之體並非只是力量超絕,築基丹在改造肌肉骨骼的同時,連同內臟都會一起改造,楊斯涵此時的大腦開發度,放到整個人類中都是數一數二的。他的大腦如今就像是一臺超級計算機,處理和記錄資訊的速度是常人的百倍,數百漢字的內容他只要掃一眼就能完全記住,永遠都不會忘記。
所以楊斯涵現在看書的速度非常快,加之他正在閱讀的是最淺顯的武學秘籍,百分之九十九的內容他看一眼就能明白,根本不需要什麼思考。偶爾有一些地方會有後來者用筆標註上去的註解,都是一些對於武學獨特的見解,每個標註後面都有標註者的名字,全部是歷代九天中的皓天君。
以楊斯涵現在的閱讀速度,不一會就將第一個書架上劍譜一欄的秘籍全部看完,雖說都是最淺顯的劍法,但是一些歷代皓天君的註釋卻也讓楊斯涵受益匪淺。他就這樣一個書架一個書架地讀了下去,越是到後來的秘籍上,註解就會越多,於是他閱讀的速度也逐漸開始降低。楊斯涵並不是貪圖速度的xing格,在完全參透一本劍譜之前,他不會去翻開下一本。
時間一分一秒從書頁間流走,楊斯涵全身心沉浸在劍的世界裡無法自拔,他此時正捧著一本名叫《平沙落雁劍》的劍譜認真的讀著,這本劍譜已經是過半往後的書架上的密集了,屬於中上流的武學,書本比較厚,上面的註釋也很多。楊斯涵看得認真,此時離他剛進入這房間時已經過去了一天一夜,如果不是他現在已經是先天之體,即使是練了十幾年武的強壯男子也早就累趴下了。
楊斯涵現在的情形正可謂如飢似渴,他雖然練了十幾年的劍法,可是卻從來沒有如此由淺入深系統地看過那麼多的劍譜,加上瘋子叔xing子懶散,幾乎很少指點楊斯涵,楊斯涵能有現在的劍術大部分是靠著自己在劍術上的非凡悟xing。而這間房間裡的秘籍中,除了秘籍本身的內容之外,還有歷代皓天君的註釋補充,相當於同時有數十個一流劍客手把手指導,楊斯涵十多年來心中對於劍術所存的諸多疑惑,如今正一一茅塞頓開。
本就是劍痴的楊斯涵無論如何是捨不得放下手中的秘籍的,就這樣一本一本,他沒ri沒夜地看著,後來接觸到一些高深的劍術,還會以指為劍加以演練,這一鑽研就是七天過去了。這七天七夜他一次都未曾閤眼,連坐都不曾坐下過,即使是先天之體,也逐漸開始感到有些疲憊。
楊斯涵放下手中剛看完的秘籍,這是這個書架上最後一本劍譜秘籍,而這個書架則是倒數第二個書架,他花了七天七夜的時間,不僅是將除了最後一個書架上的劍譜全部看完,而且是全部理解,雖然算不上融會貫通,但至少已經沒有不明之處。
終於,七天七夜沒有合過眼的楊斯涵打算稍微休息一下,這也是因為最後一個書架於之前那些書架有些不同。之前那些書架上密密麻麻放滿了各種武學秘籍,而這最後一個書架上空蕩蕩的,只是零零散散放了一些秘籍,劍譜那一層全部加起來都不超過十本,並且大多都是寥寥幾頁。
這些都是從古至今最頂尖的武學功法,雖然看起來數量上並不佔優勢,但是其中任何的一本,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