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犄角旮旯裡。
連續走了三家房屋中介所後,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轉眼已經到了中午,敏熙沮喪的準備回去推車,抬頭看了看前面十字路口的路標麻浦區***路,這時迎面走過來兩個穿著hip…hop的少年,
“哥!今天中午吃什麼?”
“拉麵吧!還能吃什麼,這附近也就那兩家店!”
“啊~!還吃拉麵!”
“不吃拉麵吃什麼?下午還要練習,快點吃完好回去。”
“再吃下去,我就要變成拉麵了!”
隨著這兩人漸漸走遠,對話的聲音也變小聽不清楚了。陸續又從前方大樓裡走出三三兩兩結伴而行的人,有的像是上班族,有的像是學生,大都在談論著午餐吃什麼,聽的最多的都是拉麵,炸醬麵一類的。敏熙心念一轉,停下來站在路邊觀察了一會兒,這條街不算繁華,街邊的建築最顯眼的也只有兩棟7;8層高的寫字樓,大樓的入口處有的標誌著公司的名稱,有的只掛著門牌號,路上有一家24小時的便利商店,沒有飯館,連小吃店都沒有。偶爾有騎著摩托車的人往樓裡送餐,看餐盒上的標識應該是中餐店或者麵店的。記得剛才經過的隔壁街上好像有一家麵店,看來這些人應該是到那條街上去吃午飯的。敏熙決定先到附近的飯店填飽肚子再說,順便看看飯菜的質量和普遍的口味。
敏熙跟著人流走到了隔壁街,這條街的街口是一家大約60平不到的麵店,店內裝修簡單,大約有十幾張桌子,已經差不多坐滿了人。走到街尾還有一家更小一點的韓食店,店裡沒怎麼裝修,簡單的擺了幾張桌子,也已經坐滿了人,看樣子是以外送盒飯為主。敏熙又走回街口的麵店,點了一碗招牌海鮮麵,海鮮麵端上來後看起來雖然碗大料足,但是嚐了嚐總感覺味道不夠濃郁,可能是因為等的人太多湯頭燉的時間過短吧。轉頭看看旁邊的女生吃的很香的樣子,心想:
“難道是因為空間食物吃多了,嘴巴被養刁了。”
敏熙看旁邊還有人在等位,面沒有吃完就走出了麵店,轉身走到街尾的韓食店,又點了一份炒肉蓋飯帶走。
敏熙拎著打包的盒飯慢慢往前走,心裡盤算著:
“海鮮麵一碗24000韓元,一份炒肉蓋飯竟要55000韓元,如果用空間出產的材料,成本就可以下降一半以上,在剛剛那條街上開一家小吃店生意一定很不錯。”
敏熙走回存車的地方,把盒飯放到車簍裡,開了車鎖推著到一個沒人的小巷,一轉身進了空間。
第4章 珍味館
以後的幾天時間裡,敏熙每天都會到那條街上轉悠一圈,附近的房屋中介也被她找了一個遍,終於,在一棟寫字樓的三樓找到了一間大約80平左右的屋子出租。這間屋子原本是一家網路資訊公司的小食堂,因為這兩年行業裡競爭激烈不得不裁員後,公司不再負責員工的午餐,退租後正準備搬走。
敏熙一看見就馬上決定租了下來,雖然不是一樓的商鋪,但是對於敏熙現在的財力,已經是一個非常理想的位置了!
交了一年的房租,這家網路資訊公司正將原來小食堂裡的電器,灶具等陸續拆走,敏熙看到店裡擺放的這些東西都還是品牌貨而且非常的新,就找到了網路公司的人商議將這些都轉讓給自己。最後網路公司的人也不想費事,就把小食堂裡原來的所有的東西除去廚具全都低價轉給了敏熙,就這樣店裡灶臺,抽油煙機,烤箱,微波爐,洗碗機,冰箱,冰櫃,包括桌椅板凳一次搞定!敏熙原本還想向網路公司打聽原來的廚師,可惜對方沒有留下聯絡方式。
付清這些錢後,敏熙這一個月攢下的錢就花去了一大半,幸好店裡的裝修也還很新,只需要添購餐具就可以了。回去的路上,敏熙專門找到幾個相熟的超市生鮮部門大媽,看看可不可以介紹一個做飯的阿姨,只要家常飯做得好就可以了,不用是太專業的廚師。
三天後,正在辦理各種開店手續的敏熙接到了一個電話。
“喂!您好!請問是哪位?”
“您好!我是金美惠,聽**超市的崔大姐說您這裡要請做飯的阿姨,我想要試試。”
“哦!我這裡是想請一個做家常飯的人,您現在有時間的嗎?我們見面談。”
“有的,我現在就可以過去。”
“嗯!地址是麻浦區***路***大廈***。”
敏熙回到小店,店外要掛的招牌也已經做好,送到了店裡。
看著工人在大門上掛上招牌,原木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