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1章 真假皆在先生一念之間!

襄陽這邊,王五拒絕虎帥讓“帥”。

縱是虎帥情真意切,甚至委婉表示自己並不適合大軍統帥一職,且眼下荊襄抗清軍民實際是以王五馬首是瞻,因此他與其繼續擔任這名不符實的大將軍虛銜,不如將之轉於王五,如此更加有利抗清軍民的團結與凝聚。

其實虎帥讓帥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不希望分府之後南北兩支明軍各行其事,而是仍由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來領導。

這個人物,眼下除了王五沒有別人。

讓出其欽命提督御營直省各路恢剿兵馬大將軍一職,是虎帥唯一能做的。

這個職務也是事實上明軍的最高軍事指揮官。

雖然仍受部院節制,但至少在形式上可以同部院“分庭抗禮”。

而不是隻能受部院壓制,被迫接受某些不切實際的指揮,從而生出嫌隙,導致矛盾越來越多。

其它任命,虎帥做不了主。

韓王也做不了主。

因為,大明朝現在沒有天子。

否則,以王五的功績,不說封國公也當封侯了。

虎帥同意分立南北兩府,是希望能給予王五這孩子更多權力,更好打擊清軍,但堅持兩府之間的區別在於經略方向,而不是真的各行其事,那樣與決裂有什麼區別。

須知當年西營東西二府合則無往不利,分則一死燕京、一亡荒外。

前車之鑑,不過數年。

所以虎帥不希望因為戰略方向的分歧,導致眼前這個順營傑出的後生與他們離心離德。

有些話他也不太方便出面同韓王、洪部院、潘監軍言說,更不好替王五力爭。

畢竟在世人眼裡他這個大明臨國公也是“賊闖”之後,真若與代表永曆朝廷的部院、監軍他們爭的太過,容易給人不好聯想。

為抗清大業也好,為祖上贖罪也好,亦或只為隆武帝手書忠貞二字,虎帥都無法在公開場合與洪部院衝突。

故而虎帥希望王五這邊也能理解他的苦衷,同時接受他的勸說出任大將軍一職。

而不是因為同洪部院有分歧,加之不願受到束縛就重演當年西營內訌悲劇。

袁宗第這個靖國公現在也是個光桿司令,其嫡系本部早於去年便因部下掛印總兵鄧秉志、楊洵、趙雲等集體譁變叛投清朝覆沒,如今真正算袁宗第從山中帶出來計程車卒不過百餘人。

不管分不分府,明軍主力由王五掌握,這個事實不是他與虎帥僅憑一兩句就能改變,也不是一兩道命令就能將王五拉起來的人馬收歸“中央”的。

不說王五部下有多少願意聽從他這個靖國公,就是他本人也做不到如此厚顏無恥。

因為王五不僅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年前年後從山中突出來的上萬軍民的救命恩人。

倘若王五這孩子真願意提供北府一萬兵馬,袁帥覺得這孩子哪怕就此與他們老死不相往來,也當得大仁大義一說。

有一萬兵馬再加撤出來的兩三千人,沒法深入河南拿下鄖陽卻是沒有問題的,休整個幾個月,再募兵擴編,就有跟韃子好好幹一場的本錢。

所以,袁宗第對分府一事是持贊成意見的。

但覺得小老虎讓帥似乎有些過了。

要知道這個欽命提督各省大將軍雖是永曆朝廷授予的,某種程度上這個大將軍卻是原大順軍承認的“共主”,或者說是老闖營承認的新“闖王”。

小老虎把就這麼把“闖王”讓出來,雖然王五這孩子也是闖營出身,但作為追隨闖王三十餘年的老帥,袁宗第心中肯定有些不是滋味。

只看小老虎神情很是堅決,袁宗第也只得將到口邊的勸說話語嚥了回去。

也許,這個時候顧全大局比任何時候都重要。

剛剛才九死一死突出來的抗清軍民,也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喘息。

未想,王五這孩子卻對“讓帥”極力反對,說到激動處更是站起“撲通”一聲跪在虎帥面前,斬釘截鐵道:“虎帥乃我抗清軍民中流砥柱,更是我忠貞營的定海神針,沒有虎帥,何來忠貞營!沒有忠貞營,何來抗清大業!沒有忠貞營,更沒有末將!”

任憑李來亨如何解釋“讓帥”好處,如何自謙當前最適合領導明軍的不是他這個老帥,而是王五這個新帥,王五都堅辭不受。

眼見雙方一個強烈要讓,一個堅絕不受,僵在那裡,袁宗第趕緊上前轉個彎子,說此事明日與韓王、洪部院他們商議,聽一聽眾人意見。

第二天,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