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章 請三省為世鎮之地

廣東尚之信弒父奪位之時,西北形勢發生重大變化。

一切源於吳三桂稱帝。

吳軍兵臨長江、吳三桂於武昌稱帝訊息傳至西北各地後,無疑給西北膠著的局勢注入一針強心劑,不僅令吳軍士氣大振,也讓大量原本還想繼續觀望的官員果斷選擇起兵響應。

相繼有清朝委任的固原道陳彭、定邊副將朱龍、鞏昌遊擊袁承梁起兵叛亂,公然宣稱擁護昭武皇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又有副將潘瑀策動階州、文縣、洮州、岷州叛變,守備魯文耀於臨洮發動叛亂。

響應的官員中不乏吳三桂舊部,如副將朱龍此前一直在雲南任職,四年前才被清廷調到甘肅。

但多數與吳三桂沒有關係,這些人之所以起兵響應反清,一是受吳三桂兵臨長江、稱帝訊息刺激;

二是吳周集團首席謀士方光琛的功勞;

三是西安方面將西北清軍主力調到秦州,給了這些官員在後方起兵的機會。

雖未能成功勸說王輔臣起兵響應,方光琛同吳三桂次子吳應麟卻沒有就此離開西北,二人留在平涼繼續做王輔臣及其部下工作之餘,更是不斷派人潛入甘肅各地策反,以配合王屏藩發起的秦州戰役。

方光琛同吳應麟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活動,王輔臣如何可能不知道?

但他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始終沒有“約束”方光琛行為,更沒有將二人獻給清廷邀功。

對於那些受到方光琛蠱惑要自己起兵反清的部下,王輔臣也是極力安撫,以時機未到推脫。

這也是方光琛決定暫不回去的原因。

他認為王輔臣之所以不肯起兵,除了想看看局勢發展外不過是待價而沽。

只要形勢有利於吳軍,且吳軍開出的籌碼足夠,王輔臣終將起兵叛清。

為此,方光琛密請吳三桂冊封王輔臣為安西王,再授其揚威大將軍,對王的部下也給予破格晉封。

不知為何,吳三桂一直沒有同意方光琛所請。

倒不是夏國相從中作梗,而是吳三桂認為眼下他已奪取武昌,大軍隨時可渡江,因此西北戰事從一開始的兩拳並進直取燕京變成了只需牽制西北清軍主力即可。

如此,王輔臣的重要性自然下降。

而且無論是地盤還是兵力,以及資格,王輔臣相較耿繼茂、鄭經、孫延齡、張長庚都有所不如。

平涼兵雖精卻不過八千,地再重也不過偏處西北一隅,眼下西北於整體戰略地位又削弱許多,自然沒有必要給王輔臣開出王爵籌碼。

何況,大周皇朝新立,勳貴功爵理當珍貴,若濫發王爵,不僅易使大周爵位“貶值”,將來也會形成新藩鎮林立、尾大不掉局面。

作為最高統帥,吳三桂的考慮自有一定道理。

內心深處,對於王輔臣沒能第一個站出來響應自己,吳三桂其實也是有怨恨的。

因此適當給予“敲打”也很必要。

沒有足夠的籌碼,方光琛自是沒法說動王輔臣,但對其部下將領的策反卻是效果明顯。

平涼清軍千總以上軍官至少有半數願意起兵反清。

甚至王輔臣督標的主要將領們也大多願意尊奉吳三桂這個昭武皇帝,而不是燕京的那個韃酋康熙小皇帝。

如果不是王輔臣御下甚寬,將領們感其恩情仁義,只怕早就有人鋌而走險逼迫提督大人造反了。

所謂牆內開花牆外香。

平涼方面始終沒有大的進展,甘肅那邊在方光琛不遺餘力策反以及吳三桂稱帝訊息刺激下,各路叛亂勢力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如果說陳彭、朱龍等人的叛亂尚無法動搖甘肅局勢,那省會蘭州的兵變則讓清廷在甘肅的統治搖搖欲墜。

發起這場兵變的是蘭州綠營的遊擊董正己。

此人早被方光琛策反暗中降吳,但因力量薄弱不敢輕舉妄動。

為讓董正己成功促成蘭州反正,方光琛將吳三桂交給他的二十萬兩銀票,以及一枚甘肅總管大印交予董正己。

得了鉅款又得了高官的董正己倍受鼓舞,秘密聯絡守備吳承印、馬洪等人,將吳軍策反一事全盤道出。

同時拿出十萬兩供吳、馬等人收買軍士。

吳承印、馬洪等人在鉅款面前紛紛動心,加之判斷吳軍年前肯定會渡江北伐,推演之下認為清廷在中原根本擋不住吳三桂親自率領的大軍,因此清廷敗局已定,為求在新朝有晉身之階,立即同意董正己提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