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志堅韌也是個人……王小姐說的不錯,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李未央笑了笑,不以為然,在她的心底對於裴後和嬴楚都有十分的瞭解。嬴楚此人心性堅韌、性格冷漠,但越是這樣的人一旦動情,就越發情深似海,這許多年來,裴後讓他做盡一切的事情,讓他滿手鮮血,如墜地獄,可他還不曾離開那個女人。這次他的離開,一方面是為了試探裴後的心意,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驗證他心中的猜測,說到底還不是為了一個情字。若非如此,他早知道裴後對他下藥,完全可以離開她,為什麼要拖到今天呢?原本李未央同意郭導將對方活捉,也是抱著一絲將對方折服的信念,可是看到剛才那一幕她恰恰明白過來,在任何情況下贏楚都不可肯背叛裴懷貞。
但現在李未央不想多說什麼,她知道郭導和王子衿都不信這個邪,他們想要試一試。李未央也想知道,嬴楚究竟能扛到什麼時候,所以她只是微微一笑道:“既然你們倆難得達成統一的意見,就好好試一試吧,祝你們早日成功。”說完,她已然轉身翩然離去。
王子衿聽李未央所言似有所隱瞞,不由眨了眨眼睛,看著郭導道:“你妹妹說的這是什麼意思?我總覺得她似乎對這個方法不太相信。”
郭導輕輕一嘆道:“嘉兒的心思誰能猜得準呢?論起察言觀色、看人心事,她的確是高明之極,但凡事總是要試一試才好!須知人心多變,說不準嬴楚會改變主意,這樣咱們也免得白忙一場!”
王子衿顯然也是這樣想,只是她素來與郭導為敵。對方說是,她偏要反對,對方說不是,她偏要贊成,所以她只是冷淡地道:“誰說我和你意見一致,這法子可是我先想的!”
郭導一愣,隨即笑了:“好,那我就拭目以待看王小姐如何收服嬴楚了。”
王子衿冷冷一笑道:“那你就擦乾淨眼睛,等著瞧吧。”
距離大都之外千里的邊境。軍帳之中,拓跋玉身著龍袍,正在看手中的戰報,戰報上提到旭王元烈已經率軍到了邊境。與他一同來的還有鎮東將軍王瓊以及二十萬軍隊。他們自然是來支援大將軍王恭的,這些人數目雖然不多,可卻對這場戰局起到了重要的影響。拓跋玉看了一眼,便將戰報隨手丟在了桌子上,他站起身來,剛要召集朝臣商議,卻突然聽見門外的護衛稟報道:“陛下,娘娘求見。”
拓跋玉皺起了眉頭,他登基之後按照慣例冊封娉婷郡主為皇后。這一次,他御駕親征,皇后竟然率領文武百官在乾清宮門口死諫,這一鬧死了十三名官員,其他人都被拓跋玉拉出去狠狠地打了一頓板子。娉婷因為是皇后之尊,所以他只是對她嚴加斥責了一番,並且禁足了一個月。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剛剛離開京城,娉婷居然就不顧他的禁令一路追了上來,這簡直是讓他惱怒到了極點,若不是看娉婷背後的孃家勢力還有些用處,他早已廢了這個一直看不順眼的皇后。
娉婷闖進了帳中,她一身皇后服飾,高貴雍容,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活潑嬌俏的少女,只是再美的服飾、再金光璀璨的首飾,都沒有辦法掩飾她臉色的蒼白和眼中的惶急,她大聲地道:“陛下,您一定要帶這麼多將士與越西拼個你死我活嗎?”
拓跋玉冷冷地看了娉婷一眼道:“你是個婦道人家,這些事情根本就不必你來管,不好好在京城待著跑到這戰場上來,朕還沒有跟你算帳!你還好意思跑到這裡來胡說八道?”
娉婷咬牙,實際上她的孃家屬於鴿派,根本不贊同這次的行動。一直以來,拓跋玉就想御駕親征,力圖發動全面攻勢拿下越西的十座城池。是娉婷帶領其他人及時出言阻止,可惜,她阻止得了一時,卻阻止不了一世。拓跋玉最終還是力排眾議,竟然在登基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戰爭。
娉婷心痛到了極點,哀傷道:“陛下,第一,如今天道不順、時機不對,您冒然對越西發動戰爭,所有的百姓和輿論都是支援越西的。第二,越西皇帝雖然暴虐不仁,可是朝政倒還算清明,臣子們都很勤勉。這一回人家又早有提防,咱們冒然動手,已是落了下風。第三,最近幾年我國內部爭儲之風十分嚴重,您和廢太子之間的力量爭奪……使得兵疲將倦,厭戰情緒蔓延,在這種情況下,朝臣們又都反對這樣的戰爭,陛下為何非要一意孤行?”
拓跋玉的臉色陰沉了下來,他冷冷地道:“你是朕的皇后,別人不知所謂,你竟然也這樣!朕有強兵百萬,資財兵器堆積如山,為何不能贏?最重要的是這一次朕想借著登基之勢,好好的給越西一個下馬威,奪他們十座城池,一雪越西多年來欺我大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