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先學儒術,改攻陰陽五行學說,然而終以儒術為其旨歸。
鄒衍所處的時代戰爭頻繁,民不聊生。當時的齊國國力強盛,欲稱霸天下,齊宣王和後來的齊閔王野心都很大,閔王猶勝,不僅要稱王,還要稱帝。而鄒衍的一套學說,正是為新的統治設計的政治方案,因此他本人及其學說都受到了齊宣王和齊閔王的高度重視, “是以鄒子重於齊” 。被賜為上大夫。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鄒衍、淳于髡、田駢、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 公元前288年,齊閔王稱“東帝”,秦昭王為“西帝”。但是迫於當時的政治形勢,他不得不接受蘇秦的建議,去掉帝號,複稱王,然而他的野心卻有增無減,竟發展到要“為天子”的地步,性格變得日益暴躁而驕縱,後聽取了燕國間諜蘇秦的建議對外連年征戰,擴充國土。引發各國的強烈不滿,最終成為了眾矢之的。魏昭王以田文(歷史上的孟嘗君)相,西合於秦、趙,與燕共伐破齊,鄒衍被迫離鄉。恰在此時,燕昭王招賢納士,各國人才爭相趨燕。在這種背景下,鄒衍離齊入燕。據說鄒衍到燕國時,燕昭王親自抱著掃帚為他掃地,怕塵埃落到他身上。鄒衍在燕主要從事的是發展生產的工作。公元前284 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楚、韓、趙、魏聯合伐齊,閔王被殺。燕昭王死後,由燕惠王繼位。惠王與昭王不同,對於先朝舊臣並不那麼信任,於此同時燕齊局勢逆轉,加之鄒衍又是齊人,故聽信讒言,把鄒衍逮捕下獄。後世用“六月飛霜”來形容這起冤案,後終於得到昭雪。這時,齊閔王已死,齊襄王早已繼位,稷下學宮又恢復了過去的繁榮局面。身遭大變故的鄒衍,思鄉情湧,歸心似箭,他又回到自己的家鄉。其後他曾作為使者在趙國見到平原君,平原君府中公孫龍善為堅白之辯,言至道,乃絀公孫龍。
鄒衍的重要學說分為“五德終始說”和“大小九州說”兩種學說。他認為從天地剖判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轉移的次序進行迴圈的。而五德轉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規律進行的。人類社會的歷史變化同自然界一樣,也是受土、木、金、火、 水五種物質元素支配的,歷史上每一王朝的出現都體現了一種必然性。鄒衍說:“終始五德,從所不勝,木德繼之,金德次之, 火德次之,水德次之。”鄒衍的這種學說為齊閔王稱東帝,燕昭王稱北帝奠定了理論基礎,因而受到他們的禮遇和重用是不難理解的。這種學說後來被秦始皇採用之,定為水德。以為水德之治,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於是。急法,久者不赦,則其所繫豈小哉!鄒衍的五德終始說認為人類社會是在不斷變化的,自有其合理性,然以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來解釋,就陷入了機械論。至於秦始皇的“水德之治”,則錯不在鄒衍。“大小九州說”是說神州(中國)內的九州是小九州,神州之外還有同樣的八個大州,連神州算在一起是大九州,這才是整個天下。這個說法不是考察來的,以當時的交通、通訊條件也是無法考察的,而是鄒衍推斷出來的。這個“大九州”論,已大致符合今天世界大洲的景況,但以當時的情況看簡直無法置信,也不知道是大智慧還是妄言湊巧而已。
鄒衍晚年仕於燕王喜,從公元前251年活動不見於記載,便無從得知,或許是已經仙逝了。
刀鋒上游走的蘇秦
蘇秦,字季子,東周(公元前317年前)洛陽軒里人據(今洛陽東郊太平莊一帶),戰國時期的韓國人,戰國奇人鬼谷子的學生,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
蘇秦少有大志,想有一番政治抱負,曾求見周天子,可惜無人引薦。後變賣家產致力與仕途,還是一無所獲,最後落的身無分文,只得回到洛陽老家。父母看見他的落魄寒酸樣遂臭罵了他一頓,妻子連眼皮都不抬一下,繼續織她的布。腹中飢餓的他央求嫂子給他做飯,嫂子轉身就走。把蘇秦鬱悶壞了,他發誓要混出個人樣來。從這以後,他發奮讀書,鑽研“周書陰符”,竟然刻苦到懸樑刺股的境界,前文有提及。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在有所收穫後,他決定重新出遊。至秦,不被用。蘇秦一怒燒了進諫的竹簡,後經過思量來到相對弱小的燕國,他向燕文侯陳述了燕與別的國家結盟的必要性:“燕之所以能夠安樂無事,不受到強秦的侵犯,是因為南面有趙國作屏障。秦要功燕,必須經過趙而跋涉千里,趙要功燕,不需百里即抵燕都。趙國之所以不攻打燕國,全因為強秦在後面牽制,而燕卻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