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造次了。”
從公堂大殿退下,自有郡府的吏員陪同。吏員先將祖昭一行人帶至城內一處官驛下榻,在參與察舉期間一應食宿皆有郡府承擔。下午時,可由吏員帶引,在縣城四下走走逛逛,傍晚之前則要趕回到太守府,參加太守府的晚宴。
今晚的晚宴只是尋常宴席,主要是方便各地方正之士相識。通常來說,每年察舉取用的方正之士名額不定,根據實際缺額擇優錄取。即便是郡府察舉不過,返回本縣之後同樣可以在縣府供職。不過今年郡府頗有開缺,故而能留人郡府供職者,今後必是同僚,也因而才會有太守接連設宴的傳統習俗。
然而,太守晚宴雖不算正式考評,但是列席者皆是郡府官吏、本地賢達,席間一舉一動,仍然會給眾人留下印象。
傍晚之前,祖昭還是稍作了一番準備,換上乾淨的衣衫,穿戴齊整。
晚宴設於太守府北院的一處廳堂上,從前ri開始,這裡便已經經過專門佈置,雖沒什麼奢華可言,但各式桌席整整齊齊歸置排列,席墊按照席位不同分置不同的顏sè;內外接有薰香時時續燃,彰顯太守府的尊貴而又華實,別有一番士族聚會的風範。
祖昭在接到官驛通知後,動身來到太守府。宴席正式開始之前,他被帶到北院一處小廳稍等,自己到得還算早,在小廳裡等了一會兒,太守府的僕從很快又先後引來兩位賓客。這兩位賓客皆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與他一樣,是今歲察舉其他縣舉薦上來的方正之士。
跟著第二位賓客同來的郡丞專門向祖昭做了介紹:“祖公子你今ri新到,這兩位是昨ri便已到郡府的無終、廣城兩縣方正之士。這位是李信,字獻巖,是廣城縣推舉入今歲勇猛方正科的義士。”
祖昭打量了一眼李信,只見對方身高足有七尺多,要比自己還要高出小半個頭,身材壯實而勻稱,臉頰如削,眉宇如劍,一眼看去就是一個正氣十足的人。只是一身粗製布衣太過樸實,兩袖各有好幾處補丁,可見家境很是貧寒。窮人家幾乎很難養出孔武之力的男丁,有力氣也意味著飯量大,像李信這樣人高馬大的壯士,一ri最少三餐,三餐必要四、五人的飯量,如今旱災連連,民間疾苦,豈能有這樣慷慨的人家?
因此,這一點讓他感到很是驚奇,自己不禁猜測,要麼這李信是最近家道中落,要麼則是真正的天生奇力者。
李信倒也爽快,微笑著向祖昭抱拳問禮道:“早聽說祖公子之名,今ri得以一見,李某甚是欣慰。幸會幸會!”
祖昭客氣的還禮道:“李兄言重,在下愧不敢當。”
郡丞又轉向另一位個子不高不矮,但身材很是結識的一人,介紹道:“這位是無終縣義士田楷,字子輝。同是入勇猛方正一科。”
祖昭微微動了動眉頭,在他看來這位名叫田楷的青年應是三人中年齡最長者,對方從始至終一副不驚不乍之態,既不無任何獻媚也無任何平易,就放佛對周圍之事莫能有任何興致一般,又好似表面上不溫不火,內底裡或多或少還是有幾分看不起他人的意思。
他之所以對此人甚是留意,倒不是因為對方不熱情,而是考慮到其很有可能就是ri後公孫瓚麾下大將田楷。公孫瓚與袁紹決裂之後,曾派田楷與袁紹對攻,雙方各持大軍交戰兩年之久卻不分上下,可見田楷多少還是有一些能耐的。
田楷只是微微向祖昭頷首示意,從始至終一言不發。
祖昭倒是仍能保持禮節,規規矩矩拱手行禮,道了一聲:“幸會。”
【田楷(?-199年),公孫瓚部屬、青州刺史。陶謙為曹cāo所攻,楷率劉備救援。初平二年,瓚與袁紹反目,自率主力攻紹,分兵平青、兗,楷奉瓚命據有齊地。紹與楷連戰二年,士卒疲睏,糧食並盡,互掠百姓,野無青草。後為袁紹之子袁譚至青州,田楷在與袁譚的交戰中敗退,逃往幽州,後在易京之戰中陣亡。】
第64章,郡府奇遇
無論是殿堂晚宴,還是次ri的考評,祖昭一應表現可圈可點,沒有絲毫破綻。他不僅保持了自己一貫謙遜溫文的一面,也有條不紊的接受郡府和本地賢達長者的提問,雖然不能十拿九穩保證在場所有人都滿意,但最起碼也做到沒有讓任何人不滿意。對於本郡慣例xing的察舉,這樣的表現無疑已經算是合格。
更何況,以劉太守本人的xing格,最是喜歡中規中矩,若是有什麼出奇的舉動,反而還無法憑藉個人經驗加以判斷。
在郡府要逗留到月底,出於歷來察舉傳統,各縣推舉而來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