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部分

血了。

【求收藏,求紅票,求月票啊!!推薦一部昨天晚上剛看完的電影,《jing靈旅社》,很逗的,風格也超讚。感嘆國人何時能有這樣的動畫片水片啊!】

第87章,信到薊縣

幽州州治薊縣,縱然州境之內頻有事故發生,然則此間卻仿若世外桃源一般。隨著年關迫近,城內城外皆蒙上一股喜慶之sè。即便是大雪連連,鋪天蓋地,給人們的臆想也全然不像右北平郡那般蕭殺,反而徒增了幾分瑞雪兆豐年的快意。

車騎將軍張溫如今便將行轅設定在薊縣城內,自奉命於幽州徵兵以來,到今ri已有兩個月之久,然則徵兵事宜尚有種種阻擾。一則幽州邊境地區原本就人丁稀少;二則恰逢chun節將至,許多民丁對朝廷徵兵極其不願,甚至連負責徵兵的一應屬官,也都紛紛表示希望將徵兵之事延期至開年;三則此次徵兵是遠赴雍涼之地作戰,背井離鄉,故而出現許多民丁逃役。

除此之外,徵兵工作尚在半途,幽州境內又接連出事。

右北平郡太守遭遇不幸,已然驚動廟堂,順理成章也便落責於張溫監督查辦。一邊是雍涼之地亂不堪言,一邊是幽州本地又起事端,到底是讓他這個車騎將軍頗有為難。縱然眼下徵兵已小有成果,但這些民丁不僅還未正式投入訓練,甚至連上面批下來的軍備物資都不齊全,空有兩三、千餘人口,卻根本不能發動。

同與車騎將軍張溫募兵的公孫瓚,雖然兼任遼東屬國長史,偶爾還要往來於薊縣與遼東屬國之間,但最近一段時間也都與張溫同在薊縣處理徵兵事務。祖昭從徐無縣專程派人將信函和呈請發往公孫瓚處,前後已經過了三、四天,信使快馬加鞭,先到遼東屬國又轉道薊縣,見到公孫瓚時已經是臘月二十九,除夕的前一天。

正值年輕氣盛的公孫瓚,對幽州境內之事頗為關注,早先令支縣賊亂一事,他是主動要求前往徐無走上一遭。今ri在看過祖昭的來信之後,也覺得右北平郡內之事不容懈怠,再加上祖昭與自己同出一門,若是不極力協助此事,只怕傳出去必會背上不義之名。

當即,他便急忙來到車騎將軍行轅,將祖昭的呈請轉遞到張溫手中。

張溫是文官,雖時有遠赴邊境組織軍事,但畢竟不是領兵作戰之人。他對祖昭提出的速戰速決,大致上是贊同的,然則又考慮到右北平郡郡內目前狀況,心頭卻有許多拿不準的地方。尋思之後,他對公孫瓚說道:“伯圭,你是幽州人,右北平郡之事想必你應比我更深知其中。平剛縣送上來的幾份文書,都稱右北平郡情況稍急,郡內兵丁不足,一時半會兒難以平叛。倒是遼西郡陽太守奏報,只待遼西郡援兵發至,會同右北平郡郡兵,定能大破賊眾。眼下來看,理應靜等遼西郡馳援才是。”

公孫瓚正sè道:“大人,此事其實全然不必由卑職建議,右北平郡徐無縣祖昭已在信函中盡皆詳述,利害顯然,著實不宜太遲。陽太守雖有他的打算,但畢竟右北平郡不是遼西郡,只怕陽太守遠在他處,實難估算右北平郡之實況。”

張溫將信箋再次拿起,仔細又閱讀了其中一段內容。他對祖昭在函中所言,大抵上是贊同的,不僅如此也很是欣賞這少年卓越的文采。自己早先只聽說祖昭少年英姿,擊殺胡賊、大破賊寇,原以為又是一位勇武的少年郎,卻不料對方竟是文武全才。

些許沉思,他放下信箋,望著公孫瓚問道:“右北平郡南北都尉,北部都尉周治傷重離任,獨南部都尉文丑一人指揮全郡軍事。早先文都尉曾奏請臨時募集義兵,儘快平叛,與此次祖昭呈請之言如出一轍。以伯圭來看,這文都尉可有以少勝多的勝算?”

公孫瓚說道:“文都尉並非幽州人,卑職也不清楚此人究竟如何。但早年卻聽聞河北故人談及過,文都尉少時便有勇名,為人剛烈,脾氣火爆。若單單是文都尉一人認為應該調派郡內之兵速戰速決,卑職或許尚要一番思索,可現在連卑職師弟祖昭亦是如此認為,此事可見大有可為之處。”

他強調祖昭是自己的“師弟”,一方面是彰顯祖昭的師出,另外一方面也是借贊成祖昭來肯定自己。盧植是當世大儒,雖與張溫同出年代,但學問名聲遠遠在張溫之上,就連張溫本人也不得不禮讓盧植三分。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之後,儒家之士地位愈發顯赫。到今時今ri,儒家之風儼然就是上層士族之風。哪怕儒家不教授軍事用兵之道,但凡是軍事要職,無不是學儒之人領頭,正因為如此,才出現那麼多鼎鼎大名的“儒將”。

張溫對祖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