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縣都轉遍了也沒有發現老百姓的影子!”
林遠說道:“堅壁清野,一定是清廷把老百姓給弄走了!”
肖英武說道:“我們查了河間府的戶籍冊,發現從府城到清軍大營之間一共有六座縣城,共有百姓三萬多人,清廷竟然有實力把這麼多百姓都弄走嗎?”
林遠說道:“弄走三萬多百姓其實也沒有什麼難的,只要他們多多宣傳一下我們的惡劣事蹟,老百姓就會被他們嚇跑了。我倒是很想知道他們的營中有多少糧食,十萬人,一人兩斤糧食一天就得二十萬斤,這個消耗量可太大了。”
肖英武說道:“據我們看,他們好像是要屯田。”
林遠問道:“屯田?什麼意思?”
肖英武說道:“我們的偵察人員發現,大營裡每天都會出來很多人幹農活。”
林遠眉頭一皺,問道:“幹農活?現在高粱都抽穗了,就等著成熟幾天收割了,他們有什麼農活可幹?”
肖英武說道:“我們的偵察人員發現,大營邊上的很多荒地都被都開成了耕地,據城中一些有經驗的老人講,那些地原來都是劣等地,上面只能種些豆子啊什麼的,他們應該就是在那上面種豆子。”
林遠聽完“撲哧”一笑,說道:“種豆子?豆子才有多大的產量!十萬人指著吃豆子不都得餓死?算了不想那麼多了,咱們先去他們的大營瞧瞧,把他們打敗也就好了。”
林遠於是和肖英武往大營走,肖英武出動了一個偵察連跟隨,汽車開出一段林遠就聽見前面傳來了“嘩啦嘩啦”的流水聲,於是問道:“清軍的大營是依託大河而建的嗎?”
肖英武說道:“不錯,大營前面是一條河,名叫牙河,八月份正好是豐水期,所以河面足有五十多米寬,最深處有四五米,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的部隊才沒有打下他們的大營。”
說話間林遠就和肖英武來到河邊,林遠只見正對著清軍大營的位置,自己的部隊也挖出了戰壕,林遠和肖英武進入了一個觀察哨,林遠舉起手中的望遠鏡向對面望去,只見對面的營房是建立在一個高坡之上,向兩側足足綿延了三公里,大營外面立著一堵齊胸深的牆,牆上開著孔,不過在牆上卻沒有發現機槍一類的重武器。
林遠用手指著那堵胸牆問道:“那堵槍結實嗎?”
肖英武搖頭說道:“不清楚,我們不知道敵人的戰鬥力,還沒有派偵察部隊過去看。”
林遠看看一邊的陣地上架著一挺重機槍,於是說道:“用那個大傢伙往牆上打上一梭子子彈,看看能不能打穿,記住啊,打曳光彈。”
機槍手答應一聲便扣動了扳機,一串子彈在夜空中划著綠光,飛過河面,打在胸牆上,林遠抬起望遠鏡看了一下便放下說道:“我的望遠鏡倍數太小,有高倍數的嗎?”
肖英武吩咐人把大口徑偵察望遠鏡拿來,放在陣地前面,林遠藉著望遠鏡一看,只見牆上赫然露出一堆彈孔,不過彈孔卻並不是空的,林遠便知道子彈根本沒有把胸牆打穿,於是說道:“敵人的胸牆只是厚,不硬,如果我們發起攻擊的話,在我們的坦克前面裝上推土鏟,直接推過去,他們的牆肯定擋不住。”
肖英武說道:“其實我們沒有必要那麼麻煩,咱們的師屬炮兵營,裝備了一百門122毫米加榴炮,我覺得咱們可以直接把它們擺在這裡,對面的大營不過三公里寬,咱們的殺傷榴彈,設定好時間引信的話可以在營地上空爆炸,碎片大概可以殺傷爆炸點下方半徑二十米左右裡的有生目標,咱們的火炮打上幾個來回,裡面基本就沒有活人了。”
林遠笑了笑說道:“這個法子雖然好,可留到打小鬼子的時候用吧,大營裡面都是我們的同胞,我們過去的話他們應該都會投降的。”
肖英武說道:“可是我們怎麼渡河呢?這條河上只有一座小橋,已經被大水沖垮了,我們現在有兩種選擇,一個是架橋,一個潛渡。”
林遠想了想說道:“敵人的大營距離我們太近了,無論是架橋還是潛渡,敵人肯定都會發現的,現在只有一個辦法!”
肖英武急忙問道:“什麼辦法?”
林遠說道:“用咱們的炮兵部隊,掩護架橋部隊,122炮是不能用了,殺傷範圍有些大,旅團級的炮兵武器是什麼?”
肖英武答道:“100毫米自行突擊炮和75毫米加榴炮。”
林遠說道:“還是有些太大了,這樣吧,用營連級的81毫米、60毫米迫擊炮就可以了。”
肖英武說道:“好的,那我就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