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部分

遠部隊繳獲的是同一型號,作戰能力不容小覷,他們一但出現在中國部隊的後方,將會給予中國部隊致命的打擊。

每一門火炮都由兩匹高頭大馬拉著,炮車上安裝著四個橡膠輪胎的車輪,粗大的車輪讓炮車在荒草路上走得極為輕盈,久加諾夫看著這些火炮,想象著它們的炮彈落在中國人身上的情景,鮮紅的血,ru白色的腦漿,綠色的膽汁,混在一起好像是打翻了的油彩,一定非常有趣,久加諾夫想著,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時身邊的勤務兵指著天空說道:“哪裡怎麼有一個黑點?”

久加諾夫心不在焉地說:“是燕子吧?”

勤務兵說道:“這個季節燕子早就飛到南方去了,這裡怎麼可能有燕子?”

久加諾夫說道:“那就是麻雀,再不就是老鷹什麼的,總之就是一隻鳥罷了,有什麼稀奇的。”

勤務兵不再說話,專心走路,他們哪裡能知道,那個黑點,正是林遠派出的無人偵察機。

無人機上面裝備著高畫質照相機,一幅幅高畫質晰度的照片傳回了林遠的特別參謀部,這個特別參謀部,每個戰士都覺得它十分神秘,因為林遠從來不讓人靠近它,而且門口全天都有人看守。特別參謀部就是林遠從北京艦上帶來的偵察人員,他們負責遙控各種無人機,比如現在正在俄軍斜上空拍照的無人機;更大載重量,配備逆合成孔徑雷達的無人機;負責通訊中繼的無人機等等。

參謀部裡,一臺小型發電機“嗡嗡”地響著,發出的電供應著各種顯示器螢幕,計算機和接收機,負責這些裝置的,正是北京艦上無人機偵察團的團長——陶錚,也就是他,讓李凱在全團大會上讀檢討。

李凱此時盯著螢幕,上面顯示著無人機的高度,速度,方位和飛機狀態等等,他一邊操縱著無人機,一邊不時溜一眼陶錚,自從上次陶錚讓他在全團面前讀檢討,把他狠訓一頓之後,他見到陶錚心裡就發毛。

無人機傳回來的是電訊號,需要經過計算機轉換才能變成圖片訊號,過了一會兒,陶錚對林遠說道:“偵察圖片已經顯示出來了。”

林遠湊近一看,青黃相間的土路上,有一支俄軍的佇列,佇列中還有不少騾馬拉著東西,中間的位置,騾馬拉著奇怪的東西,那東西有著長長的身管,好像火炮。

林遠指著那個東西,說道:“把鏡頭拉近一些,我要看看那是什麼?”

李凱操控著無人機上的照像機,調整焦距,很快,放大倍率更高的圖片顯示在了螢幕上,林遠看著那張圖片,點了點頭,果然是俄國人的火炮,整個佇列裡有十二門,說不定就是他們最新裝備的105毫米火炮。林遠心想:“既然**子的精銳炮兵來了,我也該試試新火炮了。”林遠隨即命令炮兵一營,準備出發。

炮兵一營是林遠新近建立的,聽從他直接指揮的炮兵部隊,這支部隊裝備了最新研製的122毫米加農榴彈炮,本溪的鐵礦質量極佳,再加上電弧爐開始執行,冶煉出來的鋼的各項效能指標大幅躍升,不過由於工業區規模有限,所以冶煉出來的優質炮鋼數量較少,炮兵一營也只裝備了十門這型火炮。

北京艦上的三級軍士長姚峰親自擔任營長,他在操控北京艦近防炮系統之前,曾經是陸軍某炮兵師的技術骨幹,幾乎使用過我軍所有型號的火炮。

這支部隊就部署在虎林鎮附近,林遠把駐守三姓城的獨立二旅調到虎林鎮,配合炮兵一營行動。

獨立二旅就是原來的定武軍,原來的定武軍統領也改稱獨立二旅旅長了,劉鏢得了這麼一個新稱謂,很是高興,率先帶領騎兵營來到炮兵一營的駐地,與炮兵一營會合。

在前一階段的戰鬥中,定武軍繳獲了大批俄軍戰馬,這些戰馬全部用來裝備騎兵營,獨立二旅的機動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姚峰問道:“你們只來了一個騎兵營嗎?”

劉鏢答道:“我們的主力步兵隨後就到。”

姚峰點點頭,命令手下把拉炮車的馬架好,檢查火炮,並用苫布把它們蓋好,準備出發,劉鏢看到那十門火炮,驚訝地合不攏嘴。

劉鏢指著那些122毫米加農榴彈炮,瞪大眼睛問:“它們的口徑那麼大,也能用馬拉著走嗎?”

由於設計時最佳化了炮身結構,所以這型火炮的重量量並不大,姚峰心想:“122毫米孔徑也算大嗎?你還沒見過203毫米的火炮呢。”

203毫米火炮是我軍陸軍裝備的最大口徑火炮,是集團軍級的支援火力,姚峰自然是不能把這件事情說出來,於是姚峰點點頭,呵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