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衣服外面的汗水已經在衣服上結上了一層冰晶,那老漢推上幾步,便停下來,抹一把額上的汗水,亮開嗓子,叫道:“上好的炭!便宜!暖和!”
林遠心想:“都說霜前冷,雪後寒,一會兒雪一停,不知道街頭又要出現多少具凍僵的屍體。”看著那個,他真想一下子就把中國變得強盛起來,可是怎麼可能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沿革二千多年的封建舊制,怎麼可能在一夕之間就被徹底改變!
過了一陣子,就來到了李鴻章的住宅,通稟之後,便有僕人帶著林遠來到了花園中的一間小樓,小樓看上去是用碧色的竹子做成的,整個小樓就好像雪白海洋中的一滴翡翠,樓門口的匾額上寫著樓的名字:聽竹軒。
林遠上了樓,只見李鴻章坐在窗邊的桌邊,他轉頭看向林遠,招呼道:“小林來了,過來坐吧。”
林遠剛坐在李鴻章對面,就聞見一陣沁人心脾的茶香,原來是李鴻章從茶壺裡斟出一杯茶來,放在林遠面前。
林遠趕緊接了過來,笑道:“雪日品茶,李大人好雅興啊!”
李鴻章哈哈笑道:“難偷浮生半日閒啊,這不,手邊還有這麼多公事要做。”說著,李鴻章翻開最上面的一份奏摺,開啟遞給林遠,笑道:“你看這上面的硃筆御批,聖上一句請中堂酌定,老朽就要累死累活地忙活了。”說完,便開心地大笑起來,彷彿為皇上累死很驕傲似的。
林遠笑著點頭,他撇了一眼那份奏摺,上面的內容如同驚雷一樣震懾了他的腦海,他想道:“自己絞盡腦汁找雄師勁旅,他們不就在這紙上嗎!”
166 與袁世凱爭兵
原來那份奏摺上寫著:今定武軍督辦,廣西按察使胡燏棻(音“玉分”)抱病返鄉,定武軍無人督辦,望聖上速定人選。
說起這個定武軍,可能沒有太多的人知道,不過要是說起它的下一任督辦,相信就沒人不知道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袁世凱。
定武軍此時的軍營還在天津的馬廠,在袁世凱上任之後才搬到天津的小站,開始了中國近代史上的有名的小站練兵,從這支軍隊中,走了段祺瑞,吳佩孚,張勳等一大批北洋軍閥,決定了中國未來百年的發展。
林遠問道:“李大人,不知道這個定武軍現在發展的如何?”
李鴻章笑道:“這支定武軍定額5000人,現在已經招收齊全了,槍械和火炮也一應具備,只等多加操練,便能成為一支勁旅。”
林遠心想:“有這麼一支5000人的軍隊不讓我帶到前線去,清廷擺明了是對我不信任,不過,既然這支軍隊裝備已成,我就只有想方設法把他們拉到前線去了。”
林遠隨即問道:“中堂大人,不知您腹中可有人選?”
李鴻章笑道:“這人選嗎,還沒有最後定,不過袁世凱的希望最大。”
林遠問道:“大人,如今前線吃緊,大清有這麼一支勁旅,怎麼不交給我?”
李鴻章笑道:“小林啊,這支定武軍怎麼能稱為勁旅呢?它剛剛成軍,讓你帶去前線,不是給你添麻煩嗎?”
林遠笑道:“大人放心,這支部隊到了我的手裡,我一定會好好訓練的。”
李鴻章笑道:“你要是真想帶這支部隊,兩天後,恭親王會在府裡設擺家宴,款待幾位軍官,都是有希望掌管定武軍的,你也在名單之中,說是家宴,實則是對你們進行考評,擇優勝者擔當這個職位,你到時候也去瞧瞧吧。”
林遠點頭答應,把那份文書遞到李鴻章面前,說道:“李大人,在下最近在機器局幾日,發現其中弊病甚多,故此草擬了一份精兵簡政意見書,望李大人恩准。”
李鴻章看也不看,把文書推回給林遠,笑道:“古往今來,凡是帶‘精簡’二字的事情,沒有一件不得罪人的,老朽在朝中,門人故舊極多,好些時候情面難卻,這樣,你就按你的心意去弄,我就說不知道,你把機構精簡完了,找我的人也就沒法子了。”
李鴻章說罷從桌上取出一張公文,在上面寫道:如今戰事正緊,命林遠全權代理天津機器局事務,然後在上面蓋上了自己的印章,把它交給林遠,笑道:“你拿上這個,就名正言順了。”
林遠道了謝,辭別了李鴻章,便回北京,一路上便思索怎麼從袁世凱手中搶到定武軍。
剛剛回到家,管家就捧著一大堆書信來到他面前,笑道:“大人,您不在這兩天,有好些您的信件。”
林遠問道:“都是誰來的,揀要緊的說。”
管家笑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