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嗎?”
唐帆想都沒想就說:“根本不可能!”
林遠說:“所以說吧,我們肯定要和小鬼子接著打的,但是,我們的兵力不夠,所以我要把朝廷新組建的定武軍弄來,可是不知道朝廷是怎麼想的,硬要把這支軍隊給袁世凱,所以我這麼做,是為了把定武軍搶過來。”
唐帆想了想,說:“你這麼做就能把那個什麼軍搶來?”
林遠笑道:“這些只是計劃的最開始部分,我後面還有接著的計劃。”
唐帆又說:“定武軍,這個名字好熟悉啊,啊,我想起來了,要是沒有這支軍隊,就沒有以後的北洋軍閥。”
林遠說:“是啊,不過也沒關係,反正歷史已經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轉過天來就是下一輪談判,伊藤博文照樣是拖字當頭,林遠也樂得如此,就這樣,與其說兩個人是進行了新的一輪談判,不如說兩個人是坐在一起又喝了一回茶。
談判一結束,林遠就來到機器局,之前林遠已經把李鴻章的命令讓人交給了蘇茂,所以蘇茂的機構精簡工作就像一場暴風驟雨一樣展開了,被精簡的人自然很不高興,可是蘇茂向全廠承諾:精簡之後節省下來的錢,將有極大比重分給工匠們,所以第一線的技術工匠都支援蘇茂的精簡。
與全廠的工匠相比,那些被精簡下去的官員就變成了少數,所以也就掀不起什麼風Lang來,有後臺的把靠山搬來,蘇茂就一臉無奈地說:“這都是林遠林大人的主意,小人也沒有辦法啊!”
那些靠山們一聽是林遠,也就無奈地走了。
蘇茂一見林遠就問:“林大人,我看到報紙了,混凝土這個東西,我們也有一些,我們用它造了一個地堡模型,來試驗有沒有武器能夠摧毀它,說實話,以我們機器局的能力,還造不出能夠摧毀日本人地堡的火炮。”
林遠讓蘇茂把羅超英請來,然後把一份圖紙交給蘇茂,說:“這就是我們摧毀日本人地堡的武器!”
蘇茂仔細看看圖紙,然後驚訝道:“這是炮彈嗎?怎麼形狀和以往的榴彈差那麼多?這個彈體怎麼這麼短,而且按照圖上來看,彈體裡裝炸藥的部分要比一般的榴彈長得多,這種彈要是打出去,肯定沒有一般榴彈打得遠。”
林遠笑道:“這就是我給日本人準備的好東西,我們就叫它地堡撕裂者吧。”
羅超英一直在一邊看著,聽到林遠說的這個名字不由得“嘿嘿”地笑了起來,笑完了才說:“這不就是碎甲彈嗎?還叫什麼地堡撕裂者。”
林遠圖上畫的就是碎甲彈,碎甲彈是伴隨著炮彈與裝甲的鬥爭而產生的,出現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林遠不要意思地說:“就是碎甲彈,我不過是想給它取個威風點的名字。”
林遠看著一臉茫然的蘇茂,用手指著牆壁,說:“蘇總工,你看那個牆面,如果我用很大的力去砸它,它的另一面會有石塊落下來,這個現象你見過吧。”
蘇茂想了想,說:“我的確見過,小時候我見人家拆過房子,用鐵錘砸牆的時候,就是牆的另一面有石頭落下來。”
林遠又問道:“那你一定注意到了,錘子砸的力道越大,落下的石塊速度就越快,對不對?”
蘇茂點點頭,說:“這是自然。”
林遠又說:“那如果我砸牆的力道極其大,大到能把牆那邊掉落的石塊加速到一百米每秒,你想想,牆那邊要是有人會怎麼樣?”
蘇茂說:“一百米每秒的石塊打在人身上,被打的人,必死無疑!”
林遠說道:“我們的地堡撕裂者用的就是是這個原理,當這個彈體擊中地堡的時候,在極短的一瞬間,頭部會被壓平在地堡表面上,後面的炸藥就會跟著平鋪在地堡上,然後,引信開啟,引爆炸藥,轟得一聲,地堡裡就雞犬不留了。”
蘇茂問道:“我們廠能把這種彈生產出來嗎?”
林遠說:“應該問題不大,用你們現有的裝置和材料應該可以造得出來,彈體要選用優質的低碳鋼,我上次看了你們的清單,有但是不多,把其他用鋼的專案停下來,專門造這個!這種彈的炸藥需要在目標上堆積,所以引信絕對不可以安裝在彈頭,要是安在頭部,沒等堆積就爆炸了,所以必須安裝在彈尾。”
“但是這樣一來又會有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發射藥的燃氣可能會進入彈尾,提早觸發引信,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所以需要一定的密閉措施,我們就採用閉氣槽和墊圈的結構,墊圈用鉛做就可以了。”
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