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槍,知道衝上去只能是死路一條,於是就退了下來。

乃木希典狠狠地罵了一句“八嘎”(日語“混蛋”的意思,是相當粗鄙的說法),不得不說,乃木希典的打法沒錯,他對清軍的判斷也沒錯,可是他忘記了,現在城中的指揮官,是來自21世紀中國的優秀軍官——林遠。

林遠熟知日本人酷愛在凌晨兩點左右,人最為疲憊的時候攻城,所以他想出了一個法子,那就是,每天白天,至少有一半計程車兵要去睡覺,人不是某些動物,不可能一天睡上24個小時,睡了一個白天,到了晚上想睡覺才怪。

可是白天的時候,人很不容易睡著,於是林遠想出了法子,讓人把營房的窗子用黑布蒙上,再把火牆燒得暖暖的,再做點好東西給晚上執勤計程車兵吃,這樣一來,吃飽喝足計程車兵,跑到暖融融的黑屋子裡,不睡覺還能做什麼,於是,每個夜晚都有精力充沛的清軍將士執勤。

至於日軍開始炮擊的時候,清軍沒有還擊,也是林遠的主意,錦州是松遼平原上的軍事重鎮,歷來是北京的門戶,滿清入關之前曾經和明朝在這一地區反覆爭奪,所以錦州城的城牆又高又厚,林遠仔細研究了日軍的火炮效能,知道他們的火炮難以轟破錦州的城牆,所以料定他們一定會轟擊城門。

於是林遠命令,在日軍轟擊的時候,先不要反擊,等到日軍炸開城門,向城中衝擊的時候,再用機槍對他們進行打擊。

其實就算日軍衝進城門也沒有關係,錦州城有兩層城牆,一層是外牆,就是現在日軍進攻的城牆,還有一層是內牆,內外牆之間是一大片空地,不打仗的時候這裡給來往的生意人擺攤賣東西,算是個小集市,一但打起了仗,這個地方就變成殺敵的屠宰場了。

其實林遠也可以把很多日軍放進內外城之間,然後兩面夾擊,可是他沒敢這樣做,因為他對這些清軍士兵還是不太放心,生怕他們一聽說:“日軍進城了!”就扔下槍,撒丫子逃跑。

乃木希典冷笑了一聲,心想:“這個對手不錯,打這樣的仗才有意思!”

於是乃木希典下令,炮兵向城頭轟擊,步兵隨時做好攻城的準備。

很對步兵小隊已經把雲梯拿了出來,只等著一聲令下,就扛著雲梯攻城,另一邊,很多日軍士兵已經開始把沙袋堆積起來,他們的目的就是,堆起來一個和城牆差不多高的沙袋堆,然後把機槍架設在上面,用它來壓制城頭守軍的火力。

城頭上指揮的是熊鐵生,他一眼就看出了日軍的詭計,於是命令部下向日軍的沙袋陣地射擊,沙袋陣地距離城頭差不多有兩千米多米遠,儘管射程已經超過了清軍裝備的毛瑟1871年步槍和馬克沁重機槍,但是清軍士兵居高臨下,還是有不少子彈飛到了日軍的頭頂上,所以日軍堆沙袋的速度也放緩了下來。

今津孝則知道現在是萬萬不可以下令攻城的,因為城頭上有不少守軍,還有幾門要塞炮,雖然這幾門要塞炮是前裝滑膛炮,和明朝的紅衣大炮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儘管古老,程序又近,可是那巨大的炮口裡飛出的鐵砂,卻是殺傷攻城步兵的利器。

今津孝則不禁擔心地看向乃木希典,儘管他們之間有不合,但是在面對清軍的時候,立場還是很一致的,他知道乃木希典的性子倔強,生怕他會下令強行攻城,那樣的話,傷亡就大了。

可是乃木希典悠閒地看著戰場,一臉不著急的樣子,彷彿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原來,乃木希典的心中早就有了破城的妙計。

東門打得如火如荼,藉著暗夜,一支將近一百人的隊伍,這支隊伍裡的每個人都身披黑袍,藉著暗夜,悄悄地摸到了南門和西門之間的城牆根上。

二十多公里周長的城牆,不可能每一個點都站著人守衛,因為那樣兵力就不足了,所以清軍只能在幾個關鍵的點上佈置重兵,而其他地方,只好派人巡邏,一但發現日軍有在其他地方攻城的企圖,其餘人就立刻趕去,防止日軍攻城。

這個烏雲蔽月的夜晚,城頭的巡邏隊沒能發現這支偷偷溜上來的日軍小分隊。日軍手中,都拿著工兵鍬,背上都揹著一個巨大的包袱,林遠之前提出在城牆上澆水結冰的法子,這些水流到地上,在地面上也結上了一層冰,要是他們用鏟子去鑿冰的話,聲音就會把別人引來。

只見他們從背上取下了一個大大的水壺,壺蓋一開,裡面冒出了一陣白汽,原來壺裡裝滿了熱水,他們把熱水澆在冰上,冰很開化開,他們藉著這個空當,把融化成水的冰直接鏟走,開始挖地面,很快把靠近牆根的地面挖出一個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