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而會站到李重九的一邊,畢竟當兵吃餉,吃誰的餉就給誰賣命,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從古至今,至少從古至大方,都是這個樣子的。
皇后微微笑了起來,道:“我們沒法單獨趕走楊澤,他是不肯離開長安朝廷的,又不放心重九單獨離開,那不如就讓他們一起離開,這樣確實是個好辦法。”
她稍微停頓了一下,又道:“可要是重九,沒法控制住楊澤,那該怎麼辦?”
李晏輕輕哼了聲,道:“要是重九連軍隊的命脈都掌握了,卻還不能把他妹夫楊澤給打敗,那這樣的兒子能當好皇帝嗎,就算楊澤篡不了他的位,別人還不能嗎?那咱們幹嘛還要把皇位留給他?還不如給女兒呢,以後傳給外孫,畢竟外孫也還有咱們李家一半的血統,其實孫子不也是隻有一半血統麼,只是姓氏不同罷了,只要咱們當老人的想開了,都一樣的!”
皇后卻道:“菜菜一定能管住楊澤的,就算真的事情惡化到了那個地步,菜菜也要讓楊澤答應,讓咱們的外孫改宗姓李的,那樣江山還是咱們李家的,楊澤不過就是個入贅的女婿罷了!”
“你想的比朕還周全!”李晏也笑了。
要說菜菜可能管不住別人,說實話菜菜也不是個很有威嚴很有手段的人,絕對沒有獨孤女皇那樣能管得住天下的本事,可菜菜能管得住楊澤,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以後他倆的孩子要是改姓為李,只要菜菜說了,那楊澤也不會敢說個不字的。
兩夫妻想到了對策,這頓飯吃的便愉快得多了,一邊吃一邊談,雖然他們沒法制定出征戰的計劃,可計劃本來也不需要他們勞心勞力,他們只要制定大方向就成了,自然有朝臣去幫他們解決。
兩夫妻吃完了飯,可能用腦過多的原因,尤其是吃完了飯容易犯困,便早早上床休息了,打算明天再把事情交待下去。
可李晏和皇后卻忘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非常重要,那便是隔牆有耳,別看他倆把小宦官和宮女都給打發出去了,可宮殿那麼大,要是有人想要偷聽,那簡直太容易了,絕對能保證在他倆都看不見的情況下,把他倆的話全都給聽了去。
李晏和皇后剛剛休息,一個小宦官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找梁大忠了,把他偷聽來的訊息,說給了梁大忠聽。
梁大忠聽罷,倒也沒感到有多驚奇,楊澤和李重九鬧得那麼歡,各種手段都使出來了,要是李晏和皇后還沒有察覺,那才是怪事呢,只不過要讓楊澤出征突覺,還要讓李重九管糧草轉運,這個就有點兒意外了。
梁大忠重賞了這個小宦官,讓這個小宦官以後再接再勵,多偷聽些有用的訊息,他必定會提拔他的,並且梁大忠還很大方地,收了這個小宦官當乾兒子,只要好好幹,乾兒子以後是有可能繼承乾爹位子的。
打發走了乾兒子,梁大忠便換了上普通百姓的衣服,偷偷溜出了宮,去見楊澤,他是內宮大總管,別人半夜出宮不行,他可是太容易了,隨便開個小門就能溜出來。
當梁大忠到了兵部時,楊澤還沒有睡,正琢磨著怎麼對付李重九呢,他估計著要想逼走李重九,那麼李重九選的地方一定是太原,因為這個地方便是李氏皇族勢力最大的地方,計劃就要展開了,但楊澤還是怕有漏洞,只能反覆一遍又一遍地想。
這時候,梁大忠來了,楊澤大吃一驚,梁大總管親自來,那肯定是帶來了重大的訊息啊,而且十有**是壞訊息。
楊澤把梁大忠迎進了後室,梁大忠便把聽來的訊息說給了楊澤聽,楊澤聽罷之後,一股狂喜之情,湧上了心頭,他差點沒樂得跳起來!
李晏和皇后不瞭解情況,所以才制定出這個計劃,這個計劃看似挺不錯的,可以讓李重九壓住楊澤,但要是真的開始執行,那結果卻正好是相反的!
楊澤出征渤海時,走的就是突覺那條線啊,當時他為了趕時間,所以走的是有危險的關外大草原,而不是關內相對平安的道路,為此還和突覺的部落打了一仗,這些事情李晏和皇后是不知道的,因為他們當時還在鎮西。
楊澤回師之後,立即就開始發動政變了,並沒有時間去和李晏和皇后說這些,而當時知道這些事的重要朝臣,都被獨孤女皇臨死之前發瘋似的清理了一遍,不是重要的朝臣,也不知道楊澤在突覺的事情啊,再說以當時的朝政來講,人人自危,誰關心突覺部落的破事兒,誰有會那個閒心!
而吳有仁那時還坐牢呢,是楊澤回師時他才重新進入朝堂的,那時候吳有仁巴結二王爺都來不及,更不可能去關心千里之外,另一個國家的事了,他真沒有那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