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可成,這樣李重九就等於是有了把柄捏在他二人的手裡了。
當然,李重九要是當上了皇帝,他才不會在乎有什麼把柄被人捏著呢,可關鍵是現在李重九身邊沒有多少可用之人,那麼兩個老王爺把自家的兒孫都召回來,充實到李重九的身邊,李重要是回了長安之後,那當然也只能用他們兩家的兒孫了,到時候兩家把持了朝政,那還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啊!
想想這些,也就算了,兩個老王爺都有同一個想法,只不過他倆都不會說出來罷了,這個想法就是,如果李重九以後沒有子嗣,那李重九死了之後,這江山不就得從近支的皇族中選嘛,這就得看哪支皇族最有權勢了,他倆兩家把持朝政,當然就要從他兩家中的子孫中選了,說不定他倆的子孫當中,會出現皇帝呢!
至於新皇帝出現在誰家,這個不急,大事成功之後,他們兩家再掰腕子,分出個勝負高低來,絕對是來得及的!
兩位老王爺決定了以後的策略後,靖德郡王立即就告辭回他自己的王府了,而誠親王則叫來心腹家丁,秘密吩咐一番,讓心腹家丁們,立即出發,去催促外面的兒孫快些回家。
且說留守府裡的李重九,他和吳有仁聽著兩個金烏兵複述經過,當一個金烏兵說到他喜歡大鬍子的壯男時,李重九的臉色刷地就變了,要是說別的,他還會有所懷疑,可說到了這個,那就證明不是這兩個金烏兵在瞎編了,而是他的父皇李晏,是真的想要廢掉他了。
聽著聽著,吳有仁皺起了眉頭,他道:“太子殿下,這件事怕是有蹊蹺啊,以臣的猜測,是朝中有人汙衊太子殿下你,不過,臣覺得編出的這個汙衊理由,未免太過兒戲了,這樣的理由沒人會相信的,皇上聖明,他也不可能相信的,所以給楊澤發了一道秘旨,怕是假的吧,但楊澤死了,這個卻是真的,這讓臣很有云裡霧裡的感覺,看不透雲霧之後的真實情況啊!”
吳有仁感覺自己的腦袋都不好使了,先前李秣封說經過時,沒有說到太子李重九的嗜好,可現在金烏兵卻說了,吳有仁就感覺整件事實在是太撲朔迷離了,都把他給搞糊塗了,太子李重九會有特殊的嗜好,這個不可能吧,反正他是沒有看得出來。
吳有仁對於李重九的嗜好,其實是不當回事的,不要說在王侯之家,就算是一般的大富人家,公子哥養個鮮嫩的小書童什麼的,這也是很平常的事嘛,鮮嫩的小書童是做什麼用的,大家心知肚明,甚至在有些紈絝子弟之間,他們還會互贈小書童,大家換著嚐鮮呢,沒什麼大不了的,用不著當回事兒!
至於說到李重九喜歡大鬍子的壯男,這種嗜好,他倒是從來沒有聽說過,試想一下,一個長著大鬍子的壯男小書童……這個畫面實在是太不美好了,那公子哥豈不是成了鮮嫩的那個!
所以,吳有仁認為用這種可笑之極的理由,來當成是廢掉李重九的手段,簡直就是胡鬧,一點技術含量沒有,純屬最低階的手段,皇帝應該是不可能會相信的,更不可能給楊澤秘旨!
吳有仁對著金烏兵說完自己的疑惑之後,轉頭看了李重九一眼,結果這一眼看去,吳有仁差點兒就當場昏厥過去!
因為他看到李重九的臉色蒼白,魂不守舍,眼珠子還轉來轉去的,這種表情可不對頭啊,難道說這不是汙衊,而是真實的?太子殿下竟然真的有這種嗜好?
要按著普通人的態度,聽到這樣的汙衊,那肯定是先會震驚,然後是憤怒,之後冷靜下來,還會冷笑一番,然後開始計劃怎麼攻破謠言。
可李重九這種表情……吳有仁明白了,人家太子的嗜好,那是屬於秘密的,他一個外臣,哪可能講給自己聽呢!
吳有仁這下子可傻了,如果這是真的,那恐怕秘旨就是真的了,而楊澤因為這個和桂寶華起了衝突,結果還被誤殺,那估計更是真的了,楊澤已死,而長安的萬歲公主隨時都有可能被立為皇太女,也就代表著李重九隨時都有可能被廢掉,變得一文不值了!
吳有仁心中大急,難道自己也要變得一文不值了?他的所有前途都押在了李重九的身上,如果李重九一文不值,那他當然也就一文不值了!
吳有仁一邊聽著金烏兵說經過,一邊在腦中盤算應變之法,等金烏兵說完了,他也想好了!
吳有仁念頭轉動之快,就算是誠親王和靖德郡王兩個人加在一塊,那也是不如他的,但不管他們想的誰快誰慢,但根據整件事情的發展,也就是在楊澤已死的前提下,為了阻止萬歲公主真的當上皇太女,從而成為女皇二世,那麼只能有一種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