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之!”
“朕卻不信,有唐子浩,有你們,大宋上下一心,政通民和,有生之年,拿不回那一十六州的祖宗基業!!”
“!!!!”
王德用有點晃神兒,這話。。。。。。這話是趙禎說出來的?是咱們那個“和事佬”說出來的?
勐的抱拳,再次拜倒。
“有陛下這句,老臣願再苟活二十載,戎裝再起,助我皇宋,達成所願!”
范仲淹、杜衍、尹洙、曹佾、潘豐,無不激動難明,齊齊拜倒。
“臣等願效死力!”
。。。。。。
殿上諸人唯一人沒動,一瞬不瞬地看著趙禎。
“好!!!”
趙德剛高喝一聲,響徹福寧殿。
老王爺笑了,笑得無比欣慰。
“此情此景,老臣卻是有一甲子不曾見過了!”
趙禎愣道:“皇叔你。。。。。。”
趙德剛笑道:“大郎的事且先放一放,今日老臣卻有幾句心裡話,與陛下說說。”
“皇叔請講!”
趙德剛眼神一陣恍惚。
“臣今年八十有四,垂暮老矣。當年父皇崩世之時,也還只是個五歲孩童。”
眾人一怔,不知道趙德剛怎麼說起太祖來了。要知道太祖之死,到現在也是老趙家的禁忌。
趙德剛卻彷彿沒看見大家的表情,仍然自顧自的說著。
“那時,老臣尚且年幼,對當年的人和事印象也是模煳不清。以後再想起,也就只剩下一個概念了。”
趙禎問道:“什麼概念?”
“精、氣、神!”
趙德剛一字一頓道:“當年,不論是父皇,還是太宗皇帝,亦或是滿朝文武,那股子朝氣,是現在沒法比的!”
“雖然內蕃未平,外敵不息,百姓生活也遠沒今日富足。但是,從上到下臉上都掛滿著希望,掛滿著衝勁兒,用唐大郎的一句糙話就是‘老子天下第一’!”
聽到此處,王德用被其感染,他比趙德剛小不了幾歲,也是滿臉追憶。
“是啊。。。。。。”
“那時,我們的父輩猶在!潘美、曹彬、楊無敵、石守信,我大宋戰將雲集、名臣無數,在太祖、太宗的帶領下,南征北戰,橫掃**,何等豪邁,何等傲然!”
趙德剛接道:“老臣還記得雍熙年間,太宗皇帝高臨開封城頭,與北伐將士送行。那股揮師百萬、劍指天下的氣魄,那股復我河山、鐵血長空的膽氣,卻是在先皇與陛下身上再也沒見到過了。”
“因為,陛下與先皇。。。。。。真的是太軟弱了。。。。。。”
“。。。。。。”(未完待續。。)
第489章 遲到了五十年的勇氣
趙德剛說得露骨,甚至是忤逆,但卻似全不自知。
他見識過太祖和太宗的宏志,也見識過真宗與趙禎的一味求穩求和。
雍熙北伐!
正是那次無功而返的北進,折了大宋的膽氣。以至於遼人鐵騎打到了自家門口,皇帝卻只想著逃,卻不願再拿起劍,與夷狄拼命!!
當年,趙德剛在澶淵城頭,親眼見識了大宋君臣的懦弱,親眼看著真宗與遼人簽下那份城下之盟。
他的心在滴血,他不知道大宋到底怎麼了!?哪出了問題!?
讓蠻人給閹了嗎?
。。。。。。
這些話,他在心裡憋了五十年,整整五十年!
“身為太祖之後,老臣這一輩子謹小慎微,生怕一個不好,給子孫招禍。”
“老王爺!”杜衍想止住他的話。這話怎麼能說得出口,何況當著趙禎的面兒說?
“讓本王說完!”趙德剛面目猙獰。
“本王雖也是懦弱一生,但是。。。。。。”
“但是,本王畢竟姓趙,畢竟是漢家兒郎,是大宋子民。看著大宋越來越屈辱,臣卻是再也憋不住了。”
趙禎心口發悶,“叔皇所言極是。。。。。。朕。。。。。。愧對先祖!”
“不!”趙德剛一口否認。
“說句大不敬的話,陛下比先皇強得多。”
“至少,陛下的血還沒徹底冷掉!”
。。。。。。
說到這裡,趙德剛環視眾人。
“本王與大郎第一次見面,是在華聯鋪的開業大典之上。當時,那個小子當著京中貴胄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