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請仁宗將尹洙接到鄧州養病。
尹洙緊了緊衣衫,見范仲淹眉頭深鎖,似有心事,“怎麼?朱連山那夥盜匪緝拿不順?”
范仲淹一嘆,“何止不順?前日府衙差役連同城西湘營的一都湘軍同去剿滅,居然還是讓匪徒遁走,還傷了湘軍的營指揮使。”
尹洙勸道:“朱連山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不是百十號人就能鋪得開的,急不得。”
范仲淹茫然地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希文兄恐怕不是為了緝匪之事苦惱吧?”多年師友之情培養出來的默契,讓尹洙隱約覺得,似乎不是那麼簡單。
范仲淹苦笑一聲,“師魯猜的沒錯。今日去行湘營探望曹指揮,回程又順便去唐記看了一眼那個小子。”
“哦?那個叫唐奕的?”尹洙一聲輕疑。
那個語出驚人的少年,他是知道的,前天范仲淹回府之後,像丟了魂一樣,晚上就和尹洙提過那個少年,用范仲淹的話說“大才、神童!”。
“那小子是個異類!“范仲淹沉吟良久,方說出一句更讓尹洙意外的話。
“能讓希文做出如此評價的人可是不多。。”
范仲淹不禁莞爾一笑,“他居然不想做我的學生,更不想做官。”
“這倒新鮮!”
“而且。。。”范仲淹轉身看向尹洙,極為凝重地道:“而且,他還勸我辭官治學!“
呃。。。。。
此言一出,連尹洙也愣住了。現在他終於理解,為什麼範希文說唐奕是個異類了。
。。。。。。。
第16章 賺錢之法
今天的奔波勞碌,只為年輕時吹下的牛…逼。
唐奕特麼別說年輕,成年都還算不上,就把牛…逼吹出去了,而且這個牛逼吹得還不小。
三年掙下一座書院,別說范仲淹不信,任何一個大宋子民都得把他當成是瘋子。
辦一家書院得多少錢?辦一家學資全免的書院得多少錢?
咱們來算一筆賬。
北宋中葉,一戶平民家庭每月用度不會超過兩貫錢。當然,這兩貫錢只算衣食住行,不算家中供養文生的情況下。
若是有文生在讀,那開支就要另算了,最少一月要四到五貫的收入,才能支撐。
讀書在古代可是件極為奢侈的事情。
古代,紙張是奢侈品,寫字用的紙更加昂貴,而書籍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宋代雖然已經發明瞭活字印刷,但因為活字材料的限制,沒有辦法普及,印刷書籍還採用的是雕版印刷,大大的提高了書的造價。
不說正統的經史子集,一本不足百頁的《詩詞雜記》,書鋪售價兩貫錢,相當於一家平民的一月開銷。一本《時文選集》售價一貫五百文,而且是當下看完,過不了幾天就過時了,到時候還得買新的。
在大宋朝養個讀書人,不算吃喝穿住,光書籍紙墨,一個月最少也得兩貫到三貫。唐奕鼓動范仲淹開一家學資全免的書院,也就是說,學生的讀書用度都是書院出錢。
養一個學生,一年光書本紙墨就得30貫左右,養一百個就是3000貫。這還不算完,唐奕要是腦子一熱把學生的衣食也給包了,那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辦書院得有教舍吧?買地建屋都是錢。
得有教諭吧?范仲淹要辦學,還不能僱傭學問一般的人做教諭,最起碼也得是大儒那個級別的吧?工資怎麼算?
再加上裡裡外外一些零碎開支,唐奕要真的想幫范仲淹把書院辦下去,一年最少要拿出兩萬到三萬貫的銀錢,才能勉強支撐、
兩三萬貫,要是光靠唐記食鋪,二十年的盈餘才夠一年的開銷。更何況,唐奕一激動說要幫範辦一家天下最大的書院。
呵呵。。。因為這一句話,唐奕可能要一輩子都給范仲淹打工了。
。。。。
但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唐奕心裡鉚著一股勁兒。
“老子還不信了,憑我超越這個時代一千年的見識,在大宋還能讓錢難住?”
正如他在張家提親時說過的,什麼生意最賺錢?
壟斷!
不管幹什麼,只要壟斷經營,就都是暴利。
穿越者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就是隨便拿出點東西來都是這個時代沒有的,都是壟斷。
更何況,唐奕還是個學化學的!
。。。
唐奕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