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說龍溪城的將領就是貪生怕死,沒有軍人的血性。關鍵的問題上,北皇子的部隊跟秦軍相比較起來,最大的差距就在於高階鍊金軍械。
人家的重炮射程,是自己重炮射程的一倍還多的射程,這早就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了。對方似乎是早就覺察到了龍溪城的作戰意圖,主動後撤防衛陣地,龍溪城的重炮掩護,根本就打不到人家頭上。
而攻城的秦軍,其意圖也不在摧毀城防建築,就是淡定的躲在遠處靜候。這可是讓龍溪城守軍將領倍感頭疼。
沒有重炮營的掩護,派出的地面部隊一露頭,就會招致對方重炮營的猛烈打擊,那就是把自己計程車兵往火坑裡推啊。
因為有城牆城門的限制,派出的地面部隊,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展開,對方的重炮營就會集中火力實施飽和性的毀滅打擊。
就算是一次性派出十萬部隊,出城總是一點點出的,出去一點人家就猛轟一頓,簡直就是讓自己的部隊送死啊。
命令重炮營打擊對方的重炮營簡直就是開玩笑,打出去的最遠的炮彈,離著敵人還有一里地就掉地上了,談什麼鳥掩護?
龍溪城守將試著用小股部隊出去試探,人家根本就不弔你,有本事攻到我近前來,直接就把你幹掉了。
一派出大股地面部隊,敵人的重炮就冰雹一般傾瀉過來,自己的部隊可是成千上萬的死啊。
三十萬大軍,這數量是絕對夠震撼的,可你架不住這樣成萬建制的死傷啊。
龍溪城守將趕緊就把這個情況上報給了北皇子。北皇子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想了一下,北皇子透過聯絡器材聯絡上了黑水帝國這次負責偷襲的統帥。
北皇子講明瞭龍溪城所遇到的困難,建議黑水帝國的統帥從外圍實行突破,只要是擊潰了龍溪城西面軍的部隊,摧毀西方面的重炮營,屆時龍溪城守軍將全面出擊,一舉奠定勝局。
黑水帝國的統帥聽了,猶豫了很久,觀察一下雙方的態勢。覺得北皇子所說的也有些道理,如果真的能夠擊潰龍溪城西方面秦軍。放龍溪城守軍出來,兩下的兵力跟秦軍糾纏起來。數量上可是佔據絕對優勢的。
這位統帥一咬牙,下令全軍出擊,把剩餘的十五萬預備隊全部投到了戰場上。
跟黑水帝**隊作戰的兩股秦軍,終於匯合了!
按照常規的作戰方案,應該是馬上組織反攻,因為這個時候敵人的陣型已經被衝亂了。
可是,還沒等匯合的秦軍部隊實施反衝,秦軍就發現遠方鋪天蓋地湧過來無數的黑水帝國的大軍。
匯合的秦軍馬上反應過來,這個時候反衝鋒是最不明智的做法。趕緊佈置就地防禦。
被衝散的黑水帝國前鋒部隊,本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看到了自己的預備隊上來了,而且因為秦軍沒有乘勝追擊而獲得了喘息,頃刻間就調整過來,馬上對秦軍實行了一次次的衝鋒。
眨眼間,戰場上的形式對於陷入苦戰的這部分秦軍極為不利。
秦寧身邊的將領有些不淡定了,紛紛請求自己帶領一部分部隊上去增援一下陷入苦戰的秦軍。
與此同時,埋伏在西南方向的十萬秦軍將領。也發現了戰場上的形勢,透過通訊器聯絡秦寧,是否馬上出擊。
秦寧十分嚴厲回應眾將,現在還不到出擊的時候。任何人不得在這個時候輕易言戰。
眾將懾於秦寧的威嚴,不敢再進言出戰。
可陷入戰團的十萬秦軍,在戰場上異常被動。黑水帝國的十五萬預備隊壓上來,秦軍面對就是二十五萬的敵人。
尤其是後來的預備隊。有組織有秩序的沿著兩翼展開部隊,試圖包圍陷入戰團的秦軍。一旦這部分秦軍被包圍住。那就成了屠戮一樣的戰鬥了。
秦寧拿出了通訊器材,聯絡上了那個被自己控制的校官,跟他交代了一些事情讓他去辦。
校官聽完了秦寧的命令,馬上就退出戰場,去找黑水帝國的統帥。
見到統帥,校官報告,自己在戰場上處死一個秦軍校官的時候,那個人怕死,告知了自己一個重要的情報。
北皇子這次跟黑水帝國聯合作戰,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圈套,目的就是消滅掉黑水帝國的有生力量。
北皇子已經跟秦軍達成協議,只要是能夠協助秦軍對付黑水帝國,北皇子的自身權益能夠受到保障,而且秦軍還可以把一些原來北皇子的地盤歸還給北皇子。
對方的作戰方案是這樣的,利用一部分秦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