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得到世人的認可,除了這條路,我想不出還有什麼其他的捷徑。”
王安石點頭道:“你說的很是,我大宋自開國伊始,太祖爺便提倡文治天下,本朝仁皇帝更是對讀書人關照有加,要想出人頭地,還是要讀書入仕,報效朝廷造福百姓是為至理,同時也可少受些無妄之氣。”
魏松鶴道:“誠然如是,譬如今日,若你我幾人均有功名在身,那滕王斷然不敢如此跋扈囂張,介甫兄,當著六弟在此,你我等人定要發憤圖強,明年科舉定要一鳴驚人,到時齊心協力滌盪奸邪,方無愧生於天地之間。”
蘇錦見兩人言辭激昂,有些受到感染,說實話,他可沒有這兩人想的那麼高尚,他入仕的目的跟兩人也有較大的差距,這兩人活脫脫便是宋朝的一代憤青,但胸懷天下之志卻是蘇錦所敬佩的,譬如包拯、范仲淹等人,蘇錦在後世便是對他們極為佩服,當時想他們如何風光,當自己身在大宋,方知這一切多麼不容易,小人奸邪處處皆有,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志向不改而且做出一番事情來,則更值得人尊敬了。
“兩位兄長胸懷報國之志,小弟甚為佩服,明年的秋闈大考自然是要全力以赴的,小弟對於科考之事並無多少底子,以前讀書也是自己在家中書房悶讀而已,今後還需兩位兄長多多指點;然目前而言,兩位須得小心謹慎行事,莫要被人鑽了空子,書院中亦非樂土,據我所知,滕王和曹講授以及山長大人均過從甚密,可千萬要留心才是。”蘇錦發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