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的千里眼和順風眼,而電子干擾飛機則是為印度空軍準備的致盲、致聾的另一大殺器。它能偵測敵機的通訊頻率和敵雷達波長,並對其實施強力干擾。在之前的空戰中它只是小試了下身手,現在這場決定勝敗的大戰,它可要全力施為了。
印軍飛機還在途中飛行,便被預警飛機捕捉到了,幾十秒鐘的時間,計算機便將敵機的航跡諸元計算完畢,並算出敵機的高度、距離、方位、速度等資料。聯合空軍立刻出動處於全神戒備狀態的戰機,前往迎敵。由於情報準確快速,聯合空軍有充分準備,對敵情瞭如指掌。再加上預警飛機還在不停地傳送最新情報,印空軍的一舉一動盡在掌握之中。
攔截機群出動了四個中隊,也是九十餘架飛機,但都是鷂式戰鬥機,這比印軍的攻擊機群的空戰能力明顯要高出一籌。而且在迎頭攻擊中,裝備了雷達制達導彈的鷂式比只有紅外尋線導彈的米格—21更有優勢。
為了防止敵機得到雷達預警而提前退卻,攔截機群根據預警飛機的資料,掌握著時間和速度,保持低空飛行,到最後才躍升加速飛行,幾乎與印空軍攻擊機群同時到達了岡格拉附近的作戰空域。
印軍機群得到的預警時間很短,逃竄顯然是來不及了,米格—21紛紛衝上來,掩護“蘇…7”超聲速戰鬥轟炸機中隊。一通迎頭的導彈飛來,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