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鬼子
奮勇多殺日本鬼子
你做好本職工作,
就是幫助前方多殺日本狗咋種。
當陳JG等人來到鐵血青年軍在山中設立的秘密據點時,立刻被半山裡豎起的一塊巨型標語所吸引住了。標語上的油漆是新的,通紅通紅,顯lù;出凜凜的殺氣。
沒錯,這就是現在的主題,殺鬼子,殺日本狗咋種,每個人都要把這個念頭牢牢記在頭腦之中,天天想,時時想。
接下來看到的景象,更令陳JG等人感到震驚。從珍珠港遭襲到現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裡,民族自由黨象一架jīng密的儀器般全速運轉,機裝置、糧食物資、技術人員等已經分批遷移至山中基地,並開始戰時生產。
軍工部、軍校、政務部、宣傳部、軍訓部……提前吸收儲備的人員開始分工協作,投入到忙碌的工作當中。黃曆帶走的一千多軍隊,只是訓練時間最長,相對較為成熟計程車兵,山中訓練場還有一千多士兵正在教官的監督指導下進行緊張的訓練。
軍工部已經生產出了地雷,並且試爆成功,正在努力加大產量,增加品種。軍工部部長李振英和幾名技術人員正在加緊試製新型炸以及攻克復裝子彈的難關。服裝廠則在加班生產,在美國印染廠定製的叢林mí;彩布,還沒有發黴變爛,而且,恐怕只有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別人才會知道它的妙處。
鍾可萍、武秀蘭熱情地接待著眾位僑領,帶領他們參觀了宣傳部的廣播室以及軍校等部
“如果說這是在短短三個月時間裡搞出來的,打死我都不信。”林謀盛不停地嘖嘖作聲,表達心中的驚訝之情,“陳先生,您說呢?”
陳JG含笑不語,只是把探詢的目光投向鍾、武二人。
“我是在一九三九年回來的,那時黃將軍和慕容先生有意在婆羅洲投資發展,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打根基的。”鍾可萍笑著解釋道:“開始也只是建工廠、買果園和橡膠林,直到一九四一年,美日關係開始緊張,才有了別的想法,開始作戰爭爆發的準備。”
“那套廣播裝置呢?”林謀盛繼續問道:“這個東西可不是那麼容易搞到的,而且你們當初它的目的是什麼?”
鍾可萍從容自若地解釋道:“華人社團、華文教育和華文報刊被華人社群認為是傳承中華文化和凝聚華人民間力量的重要工具,三者被並稱為華社三大支柱、華社三大資產或華社三大臂膀。但廣播技術的成熟,大有取代報刊的勢頭,搞這套裝置的初衷,也是想建立一個華人的廣播電臺,更好地凝聚南洋華人民間力量,傳承中華文化。”
林謀盛想了想,似信非信地點了點頭,說道:“這倒也說得過去,到底是年輕人,想法很現代,我們有些落伍了。”
陳JG在心裡輕輕嘆了口氣,這幫年輕人所謀之深,不是這麼三言兩語便能遮掩過去的,只是他們顯然還認為時機未到,或者對自己這夥人還不十分相信,並未說出真正的內幕。不過,現在追根究底也沒什麼意思,抗日是現在的主題,自己這夥人總是要盡力相助。
“對了,這個廣播電臺什麼時候開始播音?”林謀盛沉默了一會兒,好奇地問道。
“應該就在近期。”武秀蘭笑著回答道:“等黃將軍率部隊首戰告捷的訊息傳過來,電臺便正式開播。”
“日本人有‘東京玫瑰’,你們準備起什麼名字?”陳JG微笑著問道。
“您看那邊——”武秀蘭伸手一指,在眾人的不遠處,一片圍起來的土地上,長著一種象草似的植物。
“這是什麼?是草還是uā?”陳JG不太確定地問道。
“這是琉璃苣,在歐洲和北美廣泛栽培。”武秀蘭解釋道:“既能做菜,又能入象徵著勇氣,為了夢想堅持不懈。聽說歐洲士兵在上戰場前,總會ā一支琉璃苣在酒杯裡,並大聲呼喝‘我是琉璃苣,我不畏懼’。所以,我們的電臺便叫做‘南洋琉璃苣’,呵呵,有些怪異。”
“為什麼不突出華人的作用,無論是軍隊,還是廣播電臺,都沒有華人的字眼,這是有意為之?”陳JG猜出了幾分,但還是想得到確認。
“是有意為之。”鍾可萍稍顯無奈地說道:“就是想使華人少受日寇報復,所以才刻意淡化華人的作用。”
“原來如此,年輕人的想法和見識,讓我們實在汗顏。呆會兒我挖一棵這個,這個琉璃苣放在盆裡養,不知道可不可以?”林謀盛笑著點了點頭,再看向那些不太起眼的草時,神情已有些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