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變則開始了對中國的全面進攻,積弱太久、力量渙散的中隊在日軍剛開始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中國進入了危急存亡的關頭。國民黨政府被迫從南京遷至武漢而至重慶,蔣介石也被迫飛往各個戰場進行督戰,也是事態所逼。嚴峻的事態並沒有給蔣介石時間和機會去思考和調整國內事務。
1938年10月後,日軍隨著佔領地的擴大,兵力已不夠分配,同時由於其它各方面的複雜因素,諸如借錢打仗,國際信用度降低;軍費巨大的開支,迫使國內租稅加重,國內人民的厭戰情緒增加等,日本開始改變戰略,進攻步伐逐漸緩慢下來,為蔣介石解決國內事務、消除自己的憂慮和恐懼提供了時間和機會,同時日本的新戰略也給了蔣介石心理上的空間,注意力轉向了國內。。點
日本的新戰略在政治上從反蔣轉為拉蔣,將重點放在對國民政府“和平工作”上,使蔣介石可以暫時從抗日事務中脫身出來,所以蔣介石才會在日記中寫道:“目前急患已不在敵寇”,而在“D之到處企圖發展”。
日本的侵略也給了蔣介石統一全國的政治機會。中國多年來一直處於各路諸侯、各派勢力獨霸一方的局面,雖然表面上蔣介石政府重新統一了中國,但中央政府形同虛設,除了對的憂慮和恐懼之外,各派軍閥勢力也是蔣介石頭痛的問題。日軍的侵略給了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藉機統一全國、發展自身的藉口和機會。
的軍隊在抗戰中得到了發展,同樣在抗戰中國民黨的軍隊也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國民黨軍隊“自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