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的清軍多為沈志祥嫡系,著白色棉甲,而陳友龍部皆著紅色戰襖。若從高空往下看。便好似一艘紅色戰船,一點點地劈開白色海浪。直往目的地進發。
看看拒馬陣以南,再望望北面,先前囂張異常的清將許天寵也頗有些目瞪口呆,隨後逐漸皺起了眉頭。
。。。。。。
拒馬陣以北,飛虎營主力佇列外側,下馬計程車卒分別朝北、朝東組成了大致的兩道防線。戰至此時,手中的燧發槍已經施放過四五輪。
飛虎營騎兵所用的燧發槍比剛鋒、破軍等營使用的燧發槍要短上一截,是由槍械廠特別針對騎兵的作戰特點、考慮到便於攜帶的原則生產出來的。由於槍管短了一些,射程比之長版燧發槍也有所不足,但與清兵手中的老式鳥銃大致相當或略有超出,質量上當然比清軍鳥銃更好。
平時,飛虎營除了要訓練騎兵陣型、戰法,火器操練之法也多有涉及,為的就是應對各類突發情形,比如像今日這種。長期的積累下來,雖然不如其餘各營的專業火銃隊,但也算得上可以熟練運用。施放過幾輪之後,清軍弓箭手、火銃手們便知道了厲害,再也不敢像先前那般靠得太近。
可即便如此,飛虎營也僅僅是為自身多爭取到了一些用以突圍的時間而已,面對清軍陣中為數不少的虎蹲炮、抬槍等大口徑火器還是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畢竟是騎兵營,火器裝備比之步兵營要差了不少。
當此危急之時,飛虎營佇列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