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倆人有這想法也是好的。不過今天劉備的運氣似乎特別好,正在這時又有人來報,說是下蔡縣令親自前來投降。
“快快有請!”劉備急聲道。過不多時一個不過二十多歲的文官捧著一大堆物事躬身進賬,見到劉備急忙跪下道:“罪臣下蔡縣令李通,拜見劉太尉!”
“李縣令不必多禮!”劉備示意他平身說話。李通這才站起身來,同時劉備身邊的侍從也接過他捧著的那一堆物事。趙峰這才看清楚,原來李通捧的不是別的,卻是好幾個官印,還有一些賬冊。
“我等聽聞劉太尉,曹丞相,孫將軍一同討伐袁術逆賊,深知此賊氣數已盡。我等身為漢臣,只因身處險地,不得不隱忍至今。近聞太尉大軍南下淮南,不過二十日已然平定八縣。我等五縣的縣令商討良久,願歸順劉太尉,共討逆賊!”李通說到這裡又指了指那一堆東西道:“此乃我等五縣的縣令官印,以及賦稅人口,現由通一併帶來。”
“李縣令棄暗投明,可喜可賀!”劉備首先勉勵了兩句。一旁的趙峰心念一動問道:“不知李縣令表字?”
“某字文達,敢問將軍是?”李通一邊施禮一邊問道。他不傻,眼見趙峰身在劉備帳中還這麼自如,不問可知趙峰乃是徐州高層,當下更是不敢怠慢。
果然是他!趙峰心中也是恍然,歷史上曹操任命的壽春太守,大將李通李文達,後來渭水河畔戰馬超時,被對方殺死。這人雖然不是什麼頂尖的人才,但也算文武雙全了。“我乃彭城太守趙峰趙伯濤!”趙峰心裡瞬間連轉數個彎,嘴上卻也沒忘了答話,李通聞言頓時又是一陣客套。
“備聽聞揚州牧孫策大軍已到廬江,卻不知李縣令為何不去投他,卻捨近求遠來投奔我等?”劉備徐徐問道。
“劉大人仁德之名,天下盡知。我等臨近下邳,更是仰慕已久,豈會捨近求遠?”李通一臉誠摯地拍馬屁道。不過這馬屁確實拍得劉備比較舒坦,當下笑呵呵地收下那五顆官印,卻又命令張飛調撥軍馬去接管五縣的防務,同時將其中四顆官印帶回給那四位沒來的縣令,任命他們繼續在此為官。至於李通,劉備先封他為校尉,留待軍中聽命。
“多謝劉大人賞識!”李通也是暗自慶幸自己賭對了。事實上當初他們幾個人商量時,曾經也有人提議去投奔孫策,理由也很充分:孫策可是朝廷冊封的揚州牧,名義上還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不過李通還是力排眾議說服他們去投奔劉備,原因就是孫策一來前些年平定江東時殺人不少,自己去投奔未必會十分安全;再者就是江東世家大族非常排外,孫策官位也不過是揚州牧,自己五人就這麼投奔過去,能保持現有的官位就不錯了。而劉備卻是出了名的用人不拘一格,又是仁義素著,而且官職是當朝太尉,他任命起官位一來可以更高,二來靈活度也更大些。眾人被他說動,這才委託他來探探風頭。
這些事趙峰並不全想到了,不過他也知道現在李通應該是真心投效的。當下想了一想之後,趙峰向劉備笑道:“主公,昔日九江郡十四縣,現在就剩下壽春還沒拿下,其餘十三縣均已是我徐州地盤了。”
“沒錯!”劉備也是被這意外之喜給樂壞了。原本眾人打下東面八縣之後,也有人提議再去攻取壽春以西的五個縣,但是考慮到壽春袁術還有十五萬大軍,萬一來個前後夾擊就不秒了。現在李通等人主動投降,整個九江郡就剩下壽春孤城一座,只等曹操和孫策大軍到此,即可圍城攻打,當下劉備也是往西多派探馬,打探那兩路人馬的訊息。
廬江城下,“張勳乃是袁術心腹死黨,這廝死守廬江城,此番我江東軍士當真傷亡慘重!”看著激戰的廬江城頭上,一**江東軍沿著雲梯往上爬,結果被紛紛變成屍體被拋下了,孫策又是肉疼,又是感慨。
“沒辦法了,須得儘快拿下廬江!”周瑜話只說了一半,後半句孫策卻也明白:要是不拿下廬江,談何染指壽春與淮南?就在這時,廬江城頭突然一陣混亂,孫策和周瑜雖然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但是多年征戰的經驗告訴他們,現在是可趁之機。當下孫策組織了一波突擊隊,趁亂殺上廬江城頭。慌亂的守軍一時間組織不起太有效的抵抗,只堅持了一下就崩潰了。隨後越來越多的江東軍登上城頭,又有人開啟弔橋,並且殺到城下開啟城門,這下孫策率領大軍長驅直入,廬江城正式順利告破。
“究竟廬江城為何而亂?”孫策向一個剛剛打探訊息回來的探馬問道。“主公,好像是廬江東門收到攻擊,有傳言說就連張勳都被打死了!”那探馬回答道。
“繼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