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荊襄水師之犀利,這點阻隔簡直形同虛設。一旦襄城再被攻下,那就等於將許昌暴露在劉備的攻擊之下了。這種邊境地帶,顯然不適合作為國都。當然,這是從曹操的角度來考慮的。而對於朝廷之中那些心向著劉備白勺人來說,恨不得劉備明天就打進許昌,將他們從曹操的魔爪之下解救出來。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能答應曹操輕易遷都至黃河北岸呢?
“異議甚大?我倒想看看,有誰敢有異議的?文若,明日你隨我一同前去許昌面見天子,商議遷都事宜!”曹操聽了苟或的話,頓時感覺很是不爽。
“是!”苟或恭聲道,隨即抬頭看了看曹操,有些試探性地問道:“下富有一事不明,還請魏公解惑。”
(未完待續)
第九十八章 存亡一知己
“文若有話但說無妨!”曹操連忙擺手示意荀或不要這麼拘束。作為跟隨自己超過十年的元老級人物,曹操對荀或的倚重程度,絕對不是郭嘉可比的,更不是賈詡這種新近投奔的謀士可比的。這倆人都只是謀臣,但是荀或卻是自己倚仗的王佐之才。自己在外打仗,只要有荀或在,那就意味著自己能有個堅固穩定的後方。曹操本就是不太講究禮法的人,跟荀或就更不會用這麼鄭重其事的態度說話了。
“魏公,據傳近來不少人上書勸說魏公進位魏王,未知魏公意下如何?”苟或還是用比較委婉的方式問出了自己的問題。事實上荀或自己也清楚,何止是有人勸說,曹操自己心中肯定也是蠢蠢欲動了。
“確有此事啊,文若,眾人盛意拳拳,孤豈可冷了大家的心啊!”一向灑脫的曹操,罕見地沒有直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採用有些顧左右而言他的口氣來回復苟或,或者說為自己辯解。
“魏公萬萬不可!”荀或的語氣突然變得很堅定,接著急聲諫道:“魏公今已位屆丞相、驃騎大將軍。大漢四百年,位高權重如魏公者,前所未有。如今魏公若是再進位為王,即為僭越,到時候天下人皆以為魏公乃是心懷篡逆之輩,白白毀了魏公的忠義之名。“這話要讓別人聽見了,肯定會笑掉大牙。
曹操混到今天這一步,要說他是忠義的,估計也沒幾個人信了。曹操聽了這話,心裡自然很是不爽,不過還是儘量用平緩的語氣道:“文若這話未免危言聳聽了吧,想孤已是魏公,進位為王也只是升了一級爵位罷了,何至於圖謀篡逆呢?”說到這裡曹操也有些奇怪,荀或雖說是個犟脾氣,怎麼自己稱魏公的時候沒見他蹦出來,現在要稱王了,卻是這麼強烈地反對。
不過很快他就知道答案了,”昔日高祖斬白馬盟誓,非劉姓者不得稱王!”苟或梗著脖子道。
奶奶的,劉邦老兒都死了幾百年了,你居然還拿他的話來擠兌我!曹操心中不爽,但還是儘量剋制地道:“眾人盛意拳拳,一力奏請。文若,你難道要讓我失眾人所望嗎?”語氣已經有些不爽了。
“魏公!自古以來身居高位者,只因無德方會失人望。知進退不圖虛名,只會讓眾人敬仰,如何會失人望呢?只有那些希冀附庸從龍之輩,才會一力勸諫主公行此僭越之事,望主公三思啊!”荀或苦苦諫道。
“哼!”曹操這次是徹底忍不住了,霍地起身怒道:“苟文若,難道普天之下就你一個人是忠臣,別人都是奸臣嗎?”
“荀或不敢妄言他人忠奸,但求自身行事無愧於天地,無愧於漢室!”荀或似乎無視曹操的憤怒,挺直了腰板淡淡地道。也許,他從來就沒有畏懼過。
“你?”曹操看著一臉無畏的苟或,也是氣得有些說不出話來。看著曹操這樣的表情,荀或也不便繼續使他難堪,當下換了副稍微緩和的口氣道:“主公,當年我等於陳留起兵討伐董卓,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匡扶漢室,剿滅國賊。上不負朝廷厚愛,下以保百姓平安。自己的個人榮辱得失,又何必那麼看重暱?如今為一虛名而失天下人望,此乃不智啊!”
“當年?”聽了荀或說起當年之事,曹操一時間似乎有些恍惚。當年自己狼狽不堪地逃出長安,回家變賣家產豎起一杆忠義大旗,備路豪傑紛紛來投,回憶起來真是讓人激情澎湃啊。當時的自己一腔熱血,為的就是剿滅國賊,然後平定天下。只是此一時彼一時oBil,現在自勺自己,已經不是那個懷揣著七星寶刀去刺殺董卓的熱血少年了。有些事情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看到曹操的表情由緬懷再度變為堅定,苟或似乎猜到點什麼,不由得又是有些黯然。就在這時曹操繼續道:“文若,如今我位高權重,政敵遍佈朝野,更有劉備這等大敵在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