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後軍,足足拉了一道數百里的長龍。
當然了,山道崎嶇,這般行軍也是正常的事,細作更不會細緻到,去探知前軍和後軍現在到了哪裡。能探聽清楚來的大軍差不多是八萬,這細作的水平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什麼,八萬大軍進軍東三郡?”當郭淮派人快馬加鞭,將訊息告知司馬懿之後,他也被這個訊息給震撼了。自己手頭上十幾萬人馬,現在金牛道和陸遜對峙已經牽扯了五萬,孟建率軍三萬去應對馬超,還有兩萬在郭淮的帶領下,在城固駐守以擋趙峰,加上現在氏人已經有些不穩,司馬懿不得不派韓德率領本部人馬去震懾武都和陰平。剩下的除去各處守軍,能夠調動的也不過兩三萬人馬了,現在除非是自己或者孟建,能夠擊敗陸遜或者馬超從而抽身出來,否則的話,只能靠郭淮在城固那裡死扛了。
“告訴伯濟,堅守關隘不要出戰。待陸遜糧盡軍退,我自會去助他以退趙伯濤!”司馬懿想了又想,最後迫於實力不足,還是隻能這麼決斷了。這一瞬間他也有些忽略了,在關中,他可是隻剩下七八萬人馬了,其中還有三萬被馬超牽扯在了隴西一線,更有兩萬人駐守散關以支援漢中和隴西,自長安至潼關一帶,防備力量是極為薄弱的。
但是司馬懿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他也知道,曹操現在是沒有力氣大舉進攻了。加上潼關,青泥隘口都是險峻之地,而蒲坂津連線的河東郡,也是自家的地盤,因此只要自己再熬個二十天左右,等陸遜糧盡退兵,就可以從容佈置擊退趙峰前去城固的大軍了。就是在這二十多天裡,司馬懿萬萬沒有料到,自己的政治生涯,就這麼被徹底毀滅了。
現在的局勢,就是趙峰、陸遜還有馬超三人夾擊司馬懿。司馬懿在設計夾擊別人的時候,那叫一個頭頭是道。可是現在輪到他自己攤上這件事,也有些手忙腳亂。人生的諷刺,有時候真的很犀利啊!
就在這時,趙峰的五千無前飛軍和五千丹陽精兵,已經抵達了子午穀道口。細作早已探得分明瞭,子午穀道口鐘繇也立有一小寨,但是守軍不足千人。而青泥隘口和潼關兩處,守軍也不過數千人。看來自己只要走通了子午穀道,應該就能長驅直入進入關中了。
“幼常,你跟隨嚴老將軍進軍城固,一路上為老將軍參知軍務,出謀劃策知道嗎!”臨分兵之前,趙峰向馬謖叮囑道。後者猶豫了半晌,最後還是主動請纓道:“將軍,我還是隨你前去走子午穀道吧,上次走陰平關,我也是和將軍一道的啊!”
“、無妨,關中諸人旨是有勇無謀之輩,此次有子均和伯岐還有義封隨我同去,已經是足夠了。你要小心,郭淮此人足智多謀,善於用兵,還需謹慎應對!”趙峰最後叮囑道。馬謖知他心意已決,不好再勸,當下也不再說什麼,只能希望趙峰率軍前去一路平安了。
“走吧!”抬頭看了看谷頂上兩山之間露出的一絲縫隙,天空只剩下藍藍的一條線,趙峰沒說什麼,只是下令這一萬大軍走進子午穀道。在這支大軍的後軍,共有近千匹西涼駿馬。所有的馬匹身上,都揹著沉甸甸的乾糧袋子,足夠一萬人馬半個月之用。
(未完待續)
第八十一章 田元皓計奪天水郡 趙伯濤兵進子午谷
就在趙峰率軍進入子午穀道的時候,西邊的冀城,馬超率領五萬西涼鐵騎,連同羌族備部數萬人馬,共計八萬多大軍,駐紮在北原小城,正自和孟建率領的三萬人馬對峙於此地。
對於冀城這一帶的地形,馬超可謂知之甚詳。而與此同時,孟建也是依託隴山山脈佈防,以擋馬超。孟建知道,自己手下既沒有馬超這樣的大將,兵力又處於下風,若是野戰雖然不至於以卵擊石,但基本上也是死路一條,因很明確選擇了堅守,就等馬超因為糧盡而退兵。
“冀城的城牆高險,若是以大軍強攻,死傷必然慘重,還需得想一個萬全之策。”在考察過冀城的地形之後,隨軍為馬超出謀劃策的田豐,已經基本上放棄了強攻的打算。聽了田豐這話,一同隨軍而來的姜囿就知道他有點意思了。
“那依先生之見,有何良策?”姜圃問道。田豐稍一沉吟後說道:“眼下雖無太多良策,但還是可以試一試的。馬將軍,適才我巡視冀城一週,這冀城百姓生活所需用水,皆是來自於渭河那條支流。若是將其截斷,必然可令城中人心因為缺水而混亂!”
“如此甚好!”馬超性情大大咧咧,自然是注意不到這些問題了,當下撥兵五千連夜開工,將冀城的水路給截斷了。不出田豐所料,過了兩天冀城裡面就有些不穩定了。
孟建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