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志平夫妻倆並不反對,又問在哪兒開學堂。 陳澤說過些時日再說,到時候自己會妥善安排的。 如今衙門這邊口風是鎖死的,在沒有安排妥善之前,陳澤嚴禁任何人將此事宣揚出去。 學堂的位置,教學制度,宿舍,教學用具之類的都在安排之中了。 餐食供應所需要的糧食也已經儲備好了。 但青州整體的糧食供需問題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 青州城的糧價一直在漲,只是漲幅不算大。 王府控糧是原因之一,另一點就是幾個月前江州的糧食就不再運來青州了。 陳楚不是很清楚王府具體徵了多少的糧食,反正青州城的糧倉已經見底了。 各縣的糧倉也全被清得差不多。 這種不管老百姓死活的行為……在這個時代挺正常的。 現在情況還不算太糟糕,目前有糧食可吃,不過這個情況不會持續太久,頂多也就小半年的功夫,青州估計也要開始鬧饑荒了。 除非王府願意放糧出來。 不過這種事情就別指望了,王府不可能放糧的,尤其是這個節骨眼上。 地山鼠是預備方案之一。 只是之一,陳澤不可能將糧食的希望全部寄託在地山鼠上。 必須得多管齊下,遍地撒網。 陸青雲和林遠超等人也提出了不少開源節流的辦法,目前都在實施之中,短期內估計是不會有多少成效,但兩三個月應是能夠見著成效。 這事情是農業司專管,足有三人,為首的是謝昌平。 目前已經回蘭西縣組織群眾開始動員。 因為現在的局勢因為過於緊張的緣故,陳澤也不能直接從權貴手中收地劃分給百姓。 地主鄉紳手裡面的的確確是囤積了大量糧食的,只不過現在不動。 那是預備糧。 實在是情況緊急的時候陳澤才會考慮直接從權貴手中徵糧。 現在時間上還有緩衝的餘地。 謝昌平這次回去以後就是號召百姓離開蘭西縣,在青州府境內尋找合適區域,積極墾荒。 因為有陸青雲的名望,加上陸青雲強大的群眾基礎,動員個上百戶人家應該是沒有問題。 而且這上百戶都是具備一定的農業相關基礎,到時候擴散出去尋找合適開墾的荒地,準備嘗試陳澤所謂的規模化種植以及推廣地下溫室技術。 大楚雖然沒有大棚溫室,但已經有溫室的概念,甚至有反季節蔬菜,沒有塑膠大棚或是玻璃大棚,但是有地下溫室。 只不過這種技術一般都是權貴享用,尋常老百姓根本見都沒見過。 謝昌平早就想著推廣這種技術了,但一來成本高,二來就是權貴階級阻撓。 賤民什麼檔次?跟我權貴吃一樣的蔬菜!? 現在有了陳澤的支援以後,謝昌平足足有十萬兩的經費,而且上不封頂! 陳澤就一個思路,貴不怕,在摸索過程之中嘗試著去找一些降低成本的方法,群策群力。 在尋找合適地區的同時,積極探索。 這萬一有什麼候鳥之類的不遠萬里,漂洋過海來拉屎,沒準把什麼土豆,番茄,辣椒,玉米等等之類的種子給拉在南部八州生根發芽了呢!? 一定要留意的就是有沒有橡膠樹,剌個口子以後會有白色濃稠液體那種! 雖然陳澤知道這些玩意兒不太可能出現在南部八州,但是……萬一呢? 這世界都不是原來的世界,歷史文明雖然高度類似,但也不是按照原來的歷史所演化的。 地域環境都改變了,植物的演化也極有可能發生改變。 就算是找不到,但積極探索是有重大意義的。 所以這一趟,陳澤從青州高價聘請了一些特殊人才跟著謝昌平一塊出發。 包括但不限於具備繪製地圖經驗的畫師,擁有基礎地質勘探經驗的師傅,礦石辨別經驗豐富的鐵匠等等。 所謂開荒更像是一次對青州府的細緻探索。 十萬不過只是第一輪風投而已。 燒錢是真的燒錢,甚至還可能會失敗。 不過風投就是如此,失敗的成果是目前陳澤承受得起的。 只要成功一次,收益都將是無法估量的。 能找到一個地下礦脈那都是血賺不虧。 也就那麼一眨眼的功夫,陳澤就發現二十萬兩預算已經花得差不多了。 秦博陽一聽花得差不多了,頭皮發麻。 “賢弟,二十萬兩就沒了!?” “差不多也就還剩一兩萬沒進入預算。”陳澤忙道:“官僚手裡面的七萬左右的現銀還能頂得住一段時間,不過那些個古董字畫,咱們是不是得找個方式變現?” “這些玩意兒要是拿到中州或是北州那些地方應該是非常搶手的嘛!” “搶手是挺搶手……”秦博陽無奈道:“你也得送得到中州和北州,而且,能買得起這些玩意兒那都是什麼樣的人物?若是在那邊沒有打點好關係,說實話還不一定能夠見得著錢。” “保險一點就在南部八州出手,除青州之外找些典當行處理?” “那不行,典當行給價有點低了。”陳澤皺眉道:“要不我試著搞個拍賣會?價高者得!?” “啊?”秦博陽一怔,回過神來趕忙搖頭:“不行不行,太招搖了,會把人逼急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