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淮軍的職權。所以,危機當前,營官駱佩德與吳炳文齊來諮詢他的意見。高善繼初見日本人以旗語招降,便已表示了堅不為誘的立場;後從二人口中知道了英國船長的態度,更加忿恨。隨即傳令全船士兵,緊急行動,備戰日艦。

在高善繼的指揮下,“高升”號上高高地升起了備戰的紅旗。以商船擋軍艦,以步槍對艦炮,這是一次力量懸殊的對抗,但大敵當前,國格為重,大清國的淮勇練卒終於張揚了不屈的魂魄。

迫於中國官兵的壓力,高惠悌再次向“浪速”號發出訊號,說有緊急事件,請日方速派人再行商談。第二次乘坐小艇登上“高升”號的,仍然是人見善五郎。但會見日本人的,除高惠悌,還有擔任翻譯的德國人漢納根。漢納根倒也公正而雄辯,他首先對人見說:“船主已失去了自由,不能服從你的命令。船上計程車兵不許他這麼做。軍官和士兵都堅持讓他們回到原出發港口去。船長和我都認為,即使已經宣戰,這也是一個公平合理的要求。因為我們出發時還處在和平時期。”高惠悌又重申:“高升”號出發前,中日並未發生戰爭。按照國際法規定,是不能拘捕的,應當允許“高升”號返回大沽而不能視為俘虜。⑧

人見大尉返回“浪速”號回報給艦長東鄉平八郎。東鄉平八郎此時還是一位校級軍官,或是升官心切,或是殘忍成性,得悉情況後即斷言:“清兵有意與我為敵,炮擊破壞該船!”即刻,“浪速”號向“高升”號發出訊號:“歐洲人立刻離船。”高惠悌請求日方派船迎接,但“浪速”號不予理睬,並快速迫近“高升”號船體。當駛至距“高升”號150米時,“浪速”號桅頂升起了紅色號旗,這是施放魚雷的訊號。第一發魚雷竄入水中,所幸沒有擊中。東鄉見魚雷放空,一怒之下,遂命令右舷的五門大炮、排炮一齊向“高升”號猛轟。就在日本人的排炮響起的同時,“高升”號上的中國官兵也向敵艦發起了步槍齊射。

炮與槍,威力懸殊百倍。持槍者,前仆後繼,浴血而戰。在日艦右舷炮的兩次轟擊後,“高升”號開始傾斜。即在此刻,“高升”號上的反擊仍未停息。船艙進水了!水勢噴湧。兵士們爭勸高善繼先登救生艇。高善繼奮然大呼:“吾輩自請殺敵,而臨難即避,縱歸,何面目見人?且吾世受國恩,今日之事,一死而已。”駱佩德聞言,亦大呼:“君不畏死,吾豈忍獨生?”⑨

槍炮對戰半小時後,“高升”號沉沒,時間為下午一時三十分。

高善繼、駱佩德、吳炳文等皆溺水犧牲。

而窮兇極惡的日本兵士卻駕著小艇,縱橫海上,射殺毫無抵抗能力的落水者。

戰後,日艦駛離。法國軍艦“利安門”號從“高升”號的桅杆上救出43人,又從水中撈出2人;英國軍艦“播布斯”號救出87人;德國軍艦“伊利達斯”號從附近海島救回112人。救出總數為244人。⑩ 其餘八百多人全部犧牲。?輥?輯?訛

豐島海戰,日本海軍勝了。除前文披露的是強艦對弱艦的勝利外,又是戰艦對商船的勝利、大炮對步槍的勝利。這就是日本式的光榮!

豐島海面,歸於平靜。此後的歲月,誰也不能從這平靜裡嗅出血腥與殘忍,誰也未曾重新感受壯烈與悲情。平靜的水面下臥著“高升”號的殘骸,也葬著八百多箇中國男兒的報國願、殺敵情。

八百多箇中國男兒犧牲了,在中國這個人口大國影響很小很小。至多有八百多對父母懷有喪子之痛,八百多個妻子懷有喪夫之悲,局外的億萬庶眾,何改損人利己?何改醉生夢死?

“高升”號的沉沒除增加了中國近代史一頁失敗的記錄外,畢竟還清晰地顯示著中國軍人的“軍魂”未泯。高善繼棄文從武、犧牲疆場如果為一個案,那麼一千一百多名官兵的持槍反擊與八百多名英烈的為國捐軀、則毫不含糊地表現了軍隊的群體鬥志仍然雄傑。縮成一句俗話:這兵,還能打仗。

回敘到這兒,歌頌愛國主義的使命在下已經完成。圖窮而匕首見!本節的“匕首”除了向“外”要指向殘殺我中華同胞的東鄉平八郎這一夥日本軍人,向“內”,主要想解剖一下是誰將中國陸軍官兵送入死海。

有人估計本書要在這裡批判方伯謙。錯了!前文已經隱約瞄到這位“濟遠”艦長的護航之責,考慮下文還要給他算“小賬”,所以暫且放過。

“高升”號八百英烈的悲劇,是大清國最高當局戰略失誤所致。簡單表述:錯在“守”牙山,錯在“援”牙山。

先說“守”之錯。中國軍隊駐守牙山,是“高升”號沉沒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