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如一粒飽滿光澤的珍珠,垂落在聽者的心裡。美,不言而喻。

你若喜歡,我們就去那個曼妙唯美的綠色江南吧!

我喜歡春天,好像經過的冬天的寒冷,寂寞了太久。渴望綠色的心情很是迫切,出了三月,便幾遍幾遍地看路邊的柳樹,尋覓鵝黃破枝的那一絲萌動。

我也喜歡陽光,最好是初暖的時分,乍暖還寒的時候,陽光就覺得最為珍貴。甚至能感到陽光是柔軟的,光滑的錯覺,其實那不是光,而是“吹面不寒楊柳風”。

因為久居北方,所見到的多是粗糲的北風,就算是春夏,綠樹紅花,也依然覺得不夠。因為缺少了水的滋養。去江南,當然是夙願。欠下心靈的一筆有年的債務。有了時間,找些空閒,必須要還清的。

在北方見水,多則是一不大的湖泊,猶有造作的痕跡。要見荷花更是不易。就算見了,也是池塘裡的寥寥的蓮葉。水多濃郁,不覺得清洌。就算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畫,也還缺少一份靈動的氣息。

北方看蓮,算是雅趣。沒有采蓮嬉戲的喜人。大家都記得朱自清先生,在清華大學月夜看荷的美文。其實那裡面最多的是情趣。

說到快樂,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沉積於內的心事:

路上只我一個人,揹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清華園裡面是有水塘,雖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色澤也似乎不比先生當年的差,荷花也還是那麼多,看荷花的人也更多,而且清華的才子俊女多不勝數,自然賜予他們的享受,可謂適得其所。然而還是有些遺憾,像朱先生那樣的文雅淡遠的名士幾乎沒有了。景色也就少了一個靈魂。

朱先生的時代多少是拘謹苦澀的。夜半出遊,尋求的自然是寧靜超脫。月下看荷和當年蘇東坡月下游寺相同。一半是寂寞鬱悶,一半是寄情山水。

一份含而不發的憂憤。在內心裡努力尋找著自我平衡的力量。

這依然還是中國讀書人計程車大夫的古典情懷。

水木清華的荷塘,我自然是常去的。月夜去看也有幾次,但得到的都是失望。

原因就是那裡的夜色早已經被破壞掉了。幾步就有的路燈好比是蹩腳的太陽。把夜色吞沒,咀嚼,然後又吐了出來。你說,那是夜晚還是白天呢?卻是大煞風景。

只好等那裡所有的路燈都壞掉了,再去看吧!只是六年來,還沒有碰到過。所以這北方的荷葉之美,一直是個缺憾。

先生到底還是南方人,說起了採蓮,便陷入往時。

。。

江南可採蓮(2)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採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裡可以約略知道。採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豔歌去的。採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採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採蓮賦》裡說得好: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梁元帝的《採蓮賦》很好,這是濃妝。我卻更喜愛素雅的民歌《江南》,這是淡抹。我以為恰到好處。

《江南》歌詞中還有一個妙處,很是獨特。是通篇只見田田的蓮葉搖曳,出水妖嬈,卻看不見那個採蓮的少女。這個調皮的丫頭,她隱藏到那裡去了呢?

我冒昧地想,這首小詩,最精妙的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電影手法的描寫。

其實那個採蓮的女孩兒,就是你。

這是個巧奪天工的角度,遠遠地,你看見了荷花,荷葉蓮子。就撐一小舟入花叢中。水紋泛起,蓮葉搖曳分開,你看到了透明的水。一尾一尾的魚兒,追逐嬉戲,遊弋在青碧的蓮莖、葉下。

看見你,它們忽忽逃掉了。可轉頭間,又游過來,吐個水泡,就又跑掉了。

聽這首歌,你無意間就成了那個採蓮的主角。啊!多麼美妙的事情啊。

我要去江南。

那似乎是古書中的天堂,文化的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