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經已經與他地想法融成了一體,這個已經不再是後世太上所說的東西了,而是徐應寒自己的思想。
而徐應寒這樣的領悟也讓他得到了足夠的好處,就只是對於道的體悟,就讓徐應寒在太陽宮這種無法吸收到靈氣的地方,實力提升了一層。
同時徐應寒的劍術,對於法寶的理解,還有種種東西,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徐應寒估算過去,只要等他回到洪荒,找到一個靈氣充足的地方,他的實力就可以直接跳到二十二重天,甚至就算是上二十三重天也是有可能的。
看著徐應寒這激動的樣子,男子倒是笑了起來,“你不要這樣激動,之前你還說過,有得就會有失,現在自己反倒變成了這樣,看來你還是差一點啊。”
徐應寒被這麼一說,也有些臉紅了,他之前在說起《道德經》
,還認為自己已經把一切都看明白了呢,~在才發道理上明白了,但是他還是做不到這樣的事情。
此時的徐應寒也沒有了急著趕回去的心思,他低著頭,在那裡考慮著,自己可不可以做到知行合一。
徐應寒的想法簡單,但是做起來卻相當的難,徐應寒的個性就是那樣的,就算是他知道自己的弱點,但是真正遇到了事,最後他也會按照本能去做。
這樣對於徐應寒來說是不利的,根據男子的說法,無法看到自己本心的人將不知道自己最合適什麼樣的功法,就算是達到了聖人水平,他也無法達到最後的地步。
說到了這裡男子好像心情有些低落的樣子,“我就是這樣的人,當初我們三個,一個根本就無視自己的本心,一個直接就看明白了自己的本心,他們都在堅持著自己的目標,只有我一個人看明白了卻在猶豫,最後落得這樣的地步。”
男子的話讓徐寒一愣,他雖然不知道男子所說的兩個人指的是誰,但是想一下也應該明白,肯定是盤古與鴻均兩個。
只不過他們兩個一個無自己的本心,另一個則完全聽從自己的本心,也不知道他們兩個誰是誰,如果徐應寒可以知道的話,那他就知道應該做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