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打一次電話。飛揚公司開業的時候就已經安裝了電話,這時候電話費也不低,壟斷行業,撈起錢來一如肖揚目前的蔬菜大棚,都是一個“狠”字。
肖揚登上這列看起來有些破舊的東方紅列車,車站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送站的不捨,遠行的依依……九十年代初,火車基本上還屬於人們出門的選交通工具。
此時從江城到哈爾濱還需要八個多小時,而肖揚來的時候,臥鋪已經賣完,現在的黃牛遠沒有後世那樣囂張和普及,肖揚眼睛掃了幾圈,也沒見一個人上來問:“兄弟,要票不?”
嗯,就像是:“兄弟,看片不?”一樣,這個時代都幾乎沒有的。
沒辦法,只好買了一張硬座,上車後現並沒有想象中那樣糟糕,座位空著很多。
九三年在東北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外出打工潮流,車上多是出門探親或是外出旅遊的,穿著這個年代流行的服侍,比起閉塞落後的農村來說,城市間穿行的火車上的人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流行風向標。
肖揚穿著一件白格子的長袖襯衫,灰色的褲子,腳上蹬著一雙棕色的小牛皮鞋,留著精神的寸頭,看起來絲毫不像個農村出來的孩子,身上揹著一個軍綠色的布包,看起來有些土氣,但這卻是肖揚老爺抗美援朝時候帶回來的。用姥爺的話說就是,這個小布包經歷過槍林彈雨,見識過美國人的飛機大炮,好著呢。
肖揚拎了一些土特產,是準備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