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1部分

那楊肇為什麼要坑害周赫煊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周赫煊及其《非攻》雜誌,已經成為中國“主戰派”的一面旗幟,激進的“主和派”們必須把他打倒!

包括周佛海、楊肇、陶希聖、梅思平在內的許多“主和派”,都覺得自己是為國為民,而周赫煊則是把中國引向深淵的國賊。他們認為中國輸不起,中日之戰不能打,就算要打也越晚越好。

所以,他們想要搞臭周赫煊的名聲,讓國人知道周赫煊的醜陋嘴臉,從而降低《非攻》雜誌的公信力和美譽度。

說一千道一萬,立場和理念不同。

這比私人仇怨更可怕,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一旦碰到機會絕不放過。

梅思平說:“周先生,報社那邊還要加把勁啊,許多大報都不想得罪周赫煊,甚至就連《中央日報》都沒有介入。”

周佛海笑道:“放心吧,汪院長(汪兆銘)那邊已經溝通好了。最早明天,《中央日報》就要刊發社論,嚴厲批評周赫煊的低劣品德。”

“不僅要搞倒周赫煊,我們還要創立自己核心刊物,”陶希聖說,“胡適創辦了《獨立評論》,周赫煊創立了《非攻》雜誌。前者的政論文章還算客觀,後者竟一味鼓吹抗日,這如何能忍?我們也要創辦一個刊物,宣傳我們的主張,讓那些叫囂抗日的莽夫們冷靜冷靜!只有隱忍,中國才有出頭之日。勾踐能夠臥薪嚐膽十年,現在的中國又怎能急於一時?”

周佛海皺眉道:“可現在的主流輿論就是鼓吹抗日,我們要是辦一個主張和平的刊物,恐怕會面臨千夫所指。”

陶希聖說:“我們不要直接反對抗日,可以討論中國文化,討論委員長的新生活運動,將我們的救國思想慢慢的滲透在其中。”

“這主意好!”梅思平拍手大讚。

陶希聖和梅思平屬於不打不相識的冤家,兩人曾經打筆仗互懟好幾年,現在卻因同樣的政治主張走到一起。

歷史上,陶希聖主辦的《文化建設》雜誌,還有兩個月就要創刊。他在雜誌中聲稱:中華民族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下,已經失去存在的依據。因此,要使中國在文化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有中國特徵,必須從事於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

這個觀點並不算錯誤,只是陶希聖太過保守了,屬於堅定的守舊派。他後來又跟周佛海創辦“藝文研究會”,專門分析討論國際和抗日問題,討論來、分析去,思想越來越悲觀,於是兩人都做了漢奸。

不管是陶希聖,還是周佛海,他們現在並非一心賣國,反而認為自己是在救國。而救國,就必須隱忍,不能激怒日本,所以積極主戰的周赫煊必須打倒!

要打倒周赫煊這種享譽國際的大學者,只能選擇從私德下手,最好一次性搞臭,讓大家都知道周赫煊是個偽君子。

周佛海再次舉起酒杯,語氣熱誠的高呼:“來,讓我們為了中國的未來,讓我們為了民族的崛起,共飲瓷杯!”

“乾杯!”

611【發酵】

七月底。

中國的主流報紙突然變成了兩派,一派以《中央日報》為首,狠狠譴責周赫煊的私德問題;一派以《大公報》、《申報》為首,挪舉出大量關於張達民的醜聞。

《大公報》自然是要幫老闆說話的,從張達民如何敗盡家產、如何哄騙阮玲玉的財產,再到他如何販賣鴉片入獄,添油加醋寫得極為詳實生動。

大量跟周赫煊關係親近的報紙,紛紛聯合起來批評張達民,使得輿論風向瞬間反轉。阮玲玉成為絕對受害者,張達民變成了人人喊打的敗家子、負心漢。

《中央日報》則逮著周赫煊的私德不鬆口,在社論中如此寫道:“蔣委員長髮起新生活運動,是為扭轉社會風氣,提高國民素質。新生活不唯生活習慣之新,更包含道德品質之新。舊的陋俗一概要剷除,例如代表著封建舊習的一夫多妻。總管世界各大列強,其婚俗禮制皆為一夫一妻,未見有一夫多妻而躋身列強者。我國法律雖然廢除了納妾制,但實則未有太大改變,民間蓄姨太太、外室者不計其數……周赫煊先生身為國際知名學者,深受西方先進思想教育,然則他腦後的辮子仍未剪掉……”

《中央日報》只是批評了周赫煊的私德有虧,上海《民國日報》就更狠,直接點名列舉孟小冬、婉容和費雯麗,說周赫煊表面上道貌岸然,實則私底下妻妾成群。

還有一些花邊小報,甚至編出各種故事。比如有人說,周赫煊在給褚玉璞做秘